作者:陳水生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基層治理中,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治理理念和行為關系到一個地區和部門的發展目標、治理績效和民眾福祉。基層換屆后,多數新上任干部以積極奮發、勇于作為、敢于創新的工作態度和作風開展工作,紛紛提出新思路、新部署和新打算。但也有極少數領導干部燒起新官上任的“三把火”,好高騖遠,標新立異,導致新舊政策之間充滿沖突和張力且缺乏銜接,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背道而馳?;鶎訐Q屆后干部行為的規范及治理是新時代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命題。要在常態化和制度化而非運動式的治理模式中追求治理績效,在長期而非短期化的治理行為中實現發展目標。
樹立現代化治理理念。基層新上任干部所有的執政行為都要依法治理、依規治理,依法依規治理是現代治理的首要原則。首先,基層新上任干部要克服沖動型和情緒化治理傾向,告別“人治”,在法治框架和規則體系內行事,任何偏離法治軌道和規則的行為都將是非法和無效的,也將受到黨紀國法的懲處。其次,基層干部應該運用好手中的權力,為人民謀福利,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不能為其官位、前程和利益而行事。為此,需樹立現代人民公仆理念,為公共利益和民眾福祉而努力。再次,樹立多元治理理念。基層治理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方方面面的事務,在治理過程中,不能僅僅依靠領導干部意志和個人力量,而要團結整個領導班子,協調好集體領導和個人負責的關系;不能將“一把手”的意志凌駕于整個領導集體之上,而要充分聽取班子成員的意見和建議,防止陷入“一言堂”和獨斷專行的泥沼。同時,還要注意傾聽群眾心聲,通過有效的需求表達和利益表達機制以及意見征求機制,建立良好的上下溝通渠道,確保決策不脫離實際和群眾。多元治理還要求基層干部要積極吸納企業、社會組織和其他多元主體參與進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重塑科學的治理行為。重塑科學的治理行為旨在防止不科學、不理性與不合理的行為,杜絕基層新上任干部亂作為、拍腦袋決策和隨意決策等現象。
第一,科學的治理行為要求基層干部在決策過程中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因時而動。根據本地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發展階段和治理任務等制定適宜的發展戰略、規劃藍圖和發展目標,既不能脫離實際情況隨意拍腦袋決策,又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發展方案;同時根據當地的發展階段和實際需求動態調整,既不能墨守成規,也不能變動不居。因此,基層新上任干部要多深入基層實地調研,在尊重一線實際,掌握全面信息,運用科學決策手段的基礎上制定符合當時當地狀況、切實可行、科學合理的公共政策,防止各種不合理規劃、項目和政策的出臺。
第二,在法、理、情、需之間尋求平衡?;鶎有律先胃刹考纫鲆婪ㄐ姓谋砺?,又要發揮理性思辨的力量,同時還要引入情感治理和柔性治理,關照并盡可能滿足民眾的真實需求?;鶎有律先胃刹康闹卫硇袨橐獙⒎ā⒗?、情、需有機融合,而不要被機械式、官僚式和形式主義的治理風格所主導。
第三,協調好基層發展、服務和治理三大任務的輕重緩急。就中國現階段而言,發展仍然是第一要務,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將是工作重心,人本主義是發展的核心要義,發展的目的是為了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是為了滿足和實現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為此,基層新上任干部要將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結合起來。此外,提供多元化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至關重要,在新發展階段,人民群眾日益多元化的物質文化需求需要通過各種公共服務予以滿足,這就要求基層政府和干部將提供多元化、優質高效和均等可及的公共服務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同時,基層作為各種社會問題頻發、社會矛盾凸顯、利益復雜交織的場域,公共事務和公共問題的治理也是基層新上任干部面臨的重要難題??傊?,基層新上任干部不能只重視其中一點而忽略其他任務,而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階段和中心任務協調好發展、服務與治理的關系,促進基層的發展繁榮、和諧穩定與宜居安居。
維系公共政策的穩定性。政策不穩定會降低政府公信力和權威性,導致公共政策效力不足,無法有效引導政策利益相關者的行為,進而增加政府治理成本。維系和強化公共政策的穩定性,可以從幾方面入手:
首先,要尊重既有政策的權威性和法律效力。在政策有效期和項目周期內,不隨意終止、更新、替代被實踐證明有效的公共政策;即使確實因為實踐需要,也必須經過合法、科學與完備的程序予以更替,防止領導者因個人偏好、一時沖動、政績需要而隨意更換政策。
其次,協調好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關系,尊重歷史和以往制定的發展戰略、規劃和政策,不能動輒推倒重來;積極作為和創新發展需要在原有規劃基礎上展開,鼓勵做加法,不能簡單做減法;同時要考慮當地現有的發展要素、任務和目標,將過往規劃、現實挑戰和未來目標有機結合,找到最大公約數,避免政策大起大落和改弦更張。基層新上任干部不能為了個人政績和晉升偏好推翻前任的發展規劃,而要將自身的職業追求與當地的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久久為功,重在落實。
最后,遏制決策沖動,強化政策執行力?;鶎有律先胃刹坎灰桃庾非笏^的新穎、前沿,將前序規劃和政策執行好,也是一種重要的政績。為此,基層新上任干部要帶頭抓執行,構建透明、規范、有效的政策執行機制,加強執行監管,確保各項既有規劃和政策的有效實施,有效提升公共政策的穩定性。只有那些科學制定、能被有效執行并在時間長河中發揮出真正效用的政策,才最有可能保持穩定,也才能推動當地的健康有序發展。
構建全過程約束監督體系。如果對基層新上任干部的約束監督不力,就可能使其打著積極作為的幌子亂作為甚至為所欲為。為此,需要構建系統性、源頭性、全過程的約束監督體系。
一方面,把好基層新上任干部選人用人的“入口關”。要做好基層新上任干部的科學選拔、民主測評和多維考察,讓真正有能力、能干事、不折騰的干部獲得施展空間和治理舞臺。在干部選拔過程中,可以引入心理測評、民意測驗和綜合考評等多種手段,避免單一選拔手段帶來的偏見弊端;同時也要斬斷各種政治小團伙、只用圈內人等選拔潛規則。
另一方面,建立決策責任終身問責制。一個負責任的政治體系必須讓其政治行為者承擔與其權力相稱的政治責任、法律責任、道義責任和決策責任,一旦違反相應的決策規則和程序,作出非法和不合理的決策就得承擔相應的責任。決策責任終身問責制有助于讓決策者培養負責任、科學、理性的決策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