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城縣里砦鎮轄14個行政村3萬余人,共有31個基層黨組織865名黨員,是全國重點建設小城鎮、全國首批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范鄉鎮、國家衛生鄉鎮、山西省標桿鄉鎮黨委、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西省首家重點建設小城鎮、省級文明鄉鎮。
自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開展以來,里砦鎮黨委認真貫徹落實縣委部署要求,強化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合力,成功爭取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里砦村和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閻村兩個重點項目,成功申報國家文明鄉鎮和省級鄉村治理示范鎮,譜寫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里砦新篇章。
抓支部建設,建強一線戰斗堡壘
鎮黨委把抓實基層黨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作為引領鄉村振興的突破口和龍頭工程,著力夯實黨員干部學習、活動、服務、制度“四個平臺”。以新思想領向護航。以黨委書記帶動學、領導干部率先學、黨員大會集中學、專家宣講精準學、主題黨課深入學、鄉賢推動廣泛學“六學”為主要內容,開展“讀學考”系列學習活動,引領廣大黨員干部持續深入學習黨的創新理論。以強激勵蓄勢賦能。創新制定《農村干部管理及行為規范》,修訂完善了《農村黨員“分類管理”積分考核辦法》《農村工作考核辦法》,進一步規范干部行為、發揮黨員作用、提升工作能力。以優服務凝心聚力。高標準打造黨群服務中心,形成集“黨群、政務、社區、文體”服務于一體的基層黨建“綜合體”。構筑起由黨委書記掛帥的756名干部黨員組成的七級立體責任體系,為各項工作開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組織保障。
抓產業振興,推動鄉村繁榮發展
鎮黨委把產業振興作為主攻方向,以黨委謀規劃強保障、基層黨組織抓協調搞服務、黨員帶頭干作表率的辦法破題,構建“黨建+五區+五基地”發展格局,實現了智慧農業調結構、傳統產業上規模、文旅融合辟新徑“三箭齊發”。讓集體經濟壯起來。充分發揮青年創新創業示范基地作用,通過村企聯建、村村聯建、聯戶增收、獨立經營四種模式,采取資源開發型、盤活存量型、綜合發展型、產業帶動型、股份合作型、生產服務型、市場經營型、旅游引領型八條路徑,探索建立“組織共建、決策共商、全民共股、成果共享”的利益共享機制,推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預計年底14個行政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全部達20萬元以上,其中50至100萬元的4個,100萬元以上的3個。讓富民產業強起來。以綠牧德品乳業有限公司為龍頭,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以農業托管為抓手,扶強179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使5.1萬畝糧食生產和1.8萬畝水果經濟林提質增效;以“黨建+園區+公司+農戶”為主體,高標準規劃建設“千畝智慧”設施蔬菜園區;以省級AAA級鄉村旅游示范村閻村為重點,打造“食、宿、訓、拓”于一體的研學基地,努力把生態歷史文化優勢轉化成為發展優勢和經濟優勢。讓人居環境美起來。堅持變廢為寶、變舊為新、變丑為美、變臟為景、變粗為精五種理念,通過清堆治亂、添景育美、種花退草、植樹放綠、亮化提升、以文化人等方式,持續鞏固提升國家衛生鄉鎮成效。
抓鄉村治理,構筑黨群共治新局
鎮黨委把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作為一項重點課題探索破解。“團隊服務”解難題。在全鎮實施有職黨員“責任式”考核、無職黨員“定崗式”引導、流動黨員“服務式”跟蹤、老弱黨員“關愛式”幫扶“四式”分類管理法,讓黨員找準自身定位。把有服務能力的黨員分為產業組、治理組、鄉風組等八個組類,有針對性地解決群眾關心關切的實際問題,群眾滿意度持續提升。“紅色管家”創模式。按照“五好”標準,以黨員力量為主,評選318名有時間、有熱心、有威望、有能力的“紅色管家”。制定出臺《便民服務寶典》,健全完善七項管理制度和八項工作職責,通過閉環管理激勵“紅色管家”對巷內事務實行“一攬子提”,實現了“小事不出巷、大事不出鎮”。平安創建見實效。堅持鎮黨委抓“面”,基層黨組織抓“線”,紅色管家抓“點”,全面推行“黨員團隊化服務+紅色管家”治理模式,扎實做好矛盾化解、安全生產、平安創建等工作,努力做到服務不缺位、問題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點、崗全覆蓋,創新實施“道德銀行”鎮、村雙重積分兌換,實現物質、精神雙重激勵的二次方,引領社會風尚持續向好向善。目前,全鎮共有黨員服務化團隊114支,幫扶群眾1300余次,排查化解矛盾糾紛65起。
今后,里砦鎮將繼續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縣委決策部署,堅持以管黨治黨“第一責任”領導和保障轉型發展“第一要務”,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努力推動全鎮經濟社會全方位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翼城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