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典型經驗 > 正文

山東定陶:創業小車間 致富大作為

人民政協網8月17日電 鄉村產業怎么發展?廢棄宅基地怎么盤活?“歸雁”經濟怎么落地?老百姓家門口怎么掙錢?空殼村怎么“脫殼”?這些難題,日益成為鄉村振興的“絆腳石”。

為破解這些難題,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以創業車間為“省力杠桿”,堅持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打好土地、項目、資金、政策供給組合拳,探索出了一條“村村有車間”“農民變產業工人”的鄉村振興新路徑。2021年,全區新建和優化提升創業車間220個,帶動1萬余人增收2億余元,增加村集體收益450萬元,增加稅收1500余萬元。今年計劃利用銜接資金建設35個,共新增100個以上。

荒地變車間 鄉村綻新顏

位于定陶區半堤鎮半堤集村的萬弘服飾有限公司是一家與國際知名服飾公司合作的外貿公司,主要生產毛呢大衣、西服等高檔外貿時裝。與印象中比較“洋氣”的外貿公司不同的是,它的生產車間全是老舊的磚墻瓦房。

“這里之前是一處閑置廠房,為喚醒‘沉睡’的資源,我們鎮在2017年引進了萬弘服飾。別看廠房不起眼,5個生產車間年產值已達4500萬元,實現利稅300萬元,加上13個代工點,帶動群眾年增收1000萬元。”半堤鎮黨委書記白漢亮介紹。

今年年初,萬弘服飾因為訂單量增加要擴建車間,半堤鎮利用村里閑置宅基地,在一個月之內為萬弘服飾騰出一處2400平方的車間。

“我們正愁著如何利用現有場地擴大規模,半堤鎮政府就送來了好政策,真是‘正想打瞌睡,政府就遞來了金枕頭’。”萬弘服裝廠廠長郭小林高興地說,“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了10月份,還要再招200多名工人,至少能提高50%以上的營業額。”

在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過程中,村頭荒地、殘垣斷壁、廢棄院落的清理是一大難題,解決不了這個問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就很難做好。同時,隨著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很多村莊特別是偏遠村莊出現大量村頭荒地和空閑院落,且呈現成方連片趨勢。

定陶區把徹底解決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和閑置土地資源問題與建設創業車間緊密結合起來,采取“貨幣補償、以地入股、資產置換”等方式,引導群眾讓出空閑宅基地使用權。把交通便利、1畝以上、成方連片的空閑院落,建設單層面積600平方米或雙層面積1200平方米以上的創業車間,一舉解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徹底、鄉村土地資源閑置浪費、返鄉創業項目難落地、農民群眾就近就地就業難”等四大現實難題。

截至目前,全區已整治利用閑置宅基地近千宗400余畝,利用成方連片地塊建成創業車間37個。

筑巢引鳳棲 產業增活力

有土地了,車間誰來建?定陶區積極探索,因地制宜,摸索出區級統建、村社聯建、股份共建以及“能人”自建等四種模式。

在定陶區馬集鎮袁堂村的一家創業車間,28歲的小伙時圣凱正忙著和20多名工人一起分揀團購商品,分揀完畢后再集中配送到各個社區。

“現在每天四五輛配送車接連發貨,最遠能到達100里外的農村。平均每天兩三千的訂單,每個月利潤能達到三四萬塊錢。”時圣凱說。

在干社區團購之前,時圣凱常年在外務工,雖然內心一直有個返鄉創業夢,但苦于沒有廠房等資源,這個想法一直被擱置了。

馬集鎮利用村內空閑宅基地和廢棄院落大力發展創業車間,給返鄉創業的人員提供創業場地,這個好消息給了時圣凱圓夢的機會。

時圣凱圓了創業夢,也為周邊群眾提供了就業的機會。此外,在貨源方面,團購平臺優先采購當地特色農產品,為農產品銷售增添了新的渠道,促進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在定陶區,因為創業車間的建設與發展,越來越多的像時圣凱這樣返鄉創業的青年可以在家鄉甩開手腳,干事創業,引進更多的致富項目,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鮮血液。

定陶區鼓勵支持返鄉創業人員、致富能手、創業達人等“獨立運營、自負盈虧”建設創業車間,鎮村協助解決車間用地、手續辦理、建設資金、招工用工等難題,為他們創新創業搭建發展平臺,能夠吸引更多能人回歸、資本回流、技術回鄉,讓創業能人“進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全區去年已建成的220個創業車間中,屬于返鄉創業的達到56個,占比超過25%。

“一方面是農村存在大量的空閑宅基地和閑置土地,另一方面是部分致富能人想創業找不到合適的地方,或者因缺少發展空間無法擴大生產規模。利用這些閑置土地資源建設創業車間,為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在家人員就近就業提供更多機會,加快推動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股金、農民變工人。”定陶區委書記朱中華說。

布局小產業 成就大收益

合適的項目是發展創業車間的“牛鼻子”,定陶區積極圍繞創業能人、農民就業、培育產業、結對幫扶四個要素布局產業項目、建設創業車間。

該區孟海鎮萬福集村的胡延波從北京返鄉創業,投資500萬元在老家建起了精密機械加工廠,主要生產高鐵座椅、醫療機械配件等產品,工人平均月工資6000元以上,年稅收超過40萬元。

為進一步發展精密機械加工產業,孟海鎮利用閑置土地建設精密機械加工創業車間,同時提供企業注冊綠色通道、政府融資擔保等政策扶持,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創業舞臺。該鎮北王村的韓雙舉、韓方園,萬福集村的胡陳軍、胡修強等人聽說后,紛紛拾起回家創業的念頭。目前,已落地5家,4家等著車間落地,16家正在洽談。項目全部落地后,可帶動就業800多人,實現稅收1000余萬元,畝均稅收均達到20萬元以上。

“廠房給我們建好了,我們相當于拎包入住。”山東魯創機械加工有限公司負責人韓雙舉說。

立足農民文化素質偏低、技術專長較少的實際,定陶區鼓勵支持創業車間引進勞動密集型產業,像大蒜加工、藤編等技術含量較低的產業項目,農民稍加培訓就能上手,可以吸納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實現農民不外出有活干、能掙錢、快致富。

孟海鎮引入的大蒜分揀加工項目,操作簡單,在車間務工的大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月平均工資達到3000元,每年為村集體增收5萬元以上。

村民董立貴腿腳不利索,干不了重活,于是和老伴呂超蓮長期在車間務工。“一天七八十塊錢,平時買點東西也不用伸手給孩子要錢了。”呂超蓮說。

目前,孟海鎮基本形成了服裝加工、咖啡棒加工、大蒜分揀加工、編織袋加工、高精密零部件加工五大主導產業,建設了56個加工車間、153個加工點,帶動8000多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每人月工資平均3000元左右。

“車間雖小,卻富裕了一戶家庭,振興了一個鄉村,激活了一個產業。”菏澤市政協副主席、定陶區委書記朱中華說。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