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近日,引韓濟饒供水工程正式通水試運行,徹底解決了廣東省潮州市饒平縣60萬百姓“吃水之困”,在疫情防控嚴峻形勢下,全縣各級各單位黨員干部和施工單位“咬定青山不放松”,以堅若磐石的決心攻堅克難,工程通水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足足5個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高目標引領發起“大會戰”
饒平縣委縣政府深入推進“三大戰役”往深里走,大力推動干部思想作風轉變,把解決“吃水難”歷史問題、優化水資源配置作為當前的頭等大事。長期以來,饒平縣僅有黃岡河這單一水源,資源性缺水難題長期存在,季節性缺水問題比較嚴重,淡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64%,缺水同時也導致了水質不穩定,解決飲水用水問題是饒平人民多年來的共同呼聲。針對供水能力不足的短板,饒平縣堅持高位推動,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統籌協調,由縣政府與廣東粵海水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引韓濟饒供水工程建設指揮部,縣各有關部門、沿線鎮村干部同志全方位支持配合,全力推進引韓濟饒供水工程這一“龍頭”工程的建設。工程建設指揮部立下“2022年11月30日通水試運行”的軍令狀,制定“多箭齊發,同步推進”的整體戰略,管線、泵站、隧洞三大主體部分于2022年初進入收尾階段,新年伊始全力攻堅關鍵的二次襯砌施工環節。面對粵東地區三年連旱,解決群眾飲水問題迫在眉睫,工程建設指揮部再立軍令狀,嚴格落實獎優罰劣制度,對業績落后、工期延誤的部門進行問責,將取得重大突破和突出成績的部門列入激勵,讓各部門用成績說話、以進度比拼,有效激活隊伍動能,形成“大會戰”良好氛圍。
穩中求快、頑強掘進,高效率突破“攻堅戰”
從韓江取水口到饒平并非一馬平川,而是橫亙重山,鑿穿重山建成全長20.6公里的引水隧洞是唯一的辦法,也是整個工程的施工重點和最大難點。工程建設指揮部堅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緊盯建設進展,主動協調解決工程遇到的困難與問題。針對位于韓江斷裂帶的施工主線“一段硬巖、一段砂土”的地質條件,采取雙向同步掘進方式鑿山引水,逐個突破關鍵節點;針對局部突水、涌泥甚至滑塌等突發狀況頻發的安全隱患,始終堅持安全至上,加強地質預報和環境預判。針對大型機械無法進入、只能采取人工鉆爆的情況,充分發揮經驗技術優勢,優化施工工藝,在隧洞建設中推廣“直掏”工藝,使施工效率提高25%以上,建設期大幅縮短。二襯施工期間,為進一步推進工程,建設指揮部與參建各方對施工工藝進行全面優化改進,采用“臺車+散模同步”方式,提前了整整20天完工。在各方努力下,通過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組織專班24小時循環作業,高峰期56個網格工作面不分晝夜同步施工,以800個日夜的滿負荷作業實現引韓濟饒供水工程提前5個月通水試運行,工程概算總投資12.25億元,調水規模40萬噸/日,輸水線路總長36.7公里,為饒平提供雙水源保障,向60萬饒平群眾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惠澤民生、服務發展,高標準打好“持久戰”
引來韓江活水后,持續優化水資源配置是關鍵。饒平縣實施一系列配套工程,充分發揮主體工程效益,逐步形成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兼顧協調的配置體系。投資約1.5億元擴建饒平縣第二水廠,日供水規模擴增11萬噸,凈水總規模達到20萬噸/日,為承接迢迢而來的優質韓江水做足準備,確保讓人民群眾第一時間喝到韓江水。啟動錢東水廠新建工程,新建水廠日供水規模將達10萬噸,工程建成后基本滿足縣城區及周邊鄉鎮居民用水需求,有效緩解上游農業用水壓力。同時,眾多產業園區是饒平步入發展快車道的“動力引擎”,隨著入駐企業增加而大幅增長的工業用水需求也終于得到滿足,充足的水資源讓用水緊缺成為了歷史,為閩粵經濟合作區核心區、潮州港經濟開發區、饒平縣聯饒工業園區、樟溪低碳工業園區等園區的工業用水提供有效保障,更好地釋放園區發展效能和集群效應。在引韓濟饒供水工程的示范帶動下,饒平縣總投資約41.02億元的23個水利重點項目正在有力有序推進,寶貴的水資源將發揮更大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成為饒平高質量加快發展的新拐點。(中共潮州市饒平縣委組織部)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