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到遼寧省考察,來到沈陽市皇姑區三臺子街道牡丹社區,對提升社區治理效能、健全社區服務功能寄予殷切囑托。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社區治理面臨新的挑戰和困難,“平戰結合”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是立足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的現實基礎和以底線思維應對疫情防控挑戰,將社會治理與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有機結合的應時之舉。要以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為主線,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建強工作隊伍,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職責明確、保障有力的平戰結合基層治理體系新格局。
強化黨建引領,夯實平戰結合基層治理根基。要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集中力量抓方向、議大事、作決策、管全局,發揮黨的政治引領作用,把牢基層治理正確方向。不斷推動黨組織向基層延伸、權力向基層下放、力量向基層下沉、資源向基層投放,把城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宣傳和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的堅強戰斗堡壘,為平戰結合社會治理模式提供組織保證。要堅持以小區為作戰單元,成立功能性黨支部、黨小組,將下沉干部和其他社會組織、企業等單位的黨員干部組織在一起,擇優選派黨員干部擔任聯合黨組織書記,率先垂范、以上率下,把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健全體制機制,壓實平戰結合基層治理責任。成立平戰結合指揮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平戰結合與轉換體制機制,為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中貫徹落實平戰結合理念提供制度依據。建立責任包保機制,實行單位定點、定責包保,嚴格落實“七有”工作要求,從嚴從實抓好各項工作任務。建立扁平化指揮機制,固化社區第一、二書記,明確指揮長與樓棟負責人工作任務,實行扁平化指揮調度,一竿子插到底,確保各項指令直達基層、快速反應。建立應急處置機制,明確各級響應的觸發條件、任務分工、責任落實,助力“平戰”一鍵轉換、高效運轉。實行AB崗轉換機制,有效應對突發狀況,做到防患未然,全面提升基層應對大戰大考的實戰能力。
統籌各方力量,凝聚平戰結合基層治理合力。持續招錄“社工崗”,加強“三長”隊伍建設,健全社區工作者職業體系。探索建立基層干部分級培訓制度,將社區干部教育培訓納入全區干部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結合實際需要開展理論、域外、能力等多元化培訓。注重在疫情防控一線考察識別評價社區工作者,面向優秀社區黨組織書記定向招聘事業編制人員,對表現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年齡、學歷要求,拓寬社區工作者上升渠道,激發干事擔當熱情。統籌市、區兩級下沉資源,平時與社區共同落實基層黨建、疫情防控、基層治理、為民服務等工作任務,戰時全天候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為社區治理注入新動力、添加新動能。強化疫情聯防聯控力量,充分整合物業公司員工、居民骨干、社區志愿者等人員力量,創建新時代社區治理共同體,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家園。
增強服務能力,提升平戰結合基層治理溫度。既要立足“平時”治理中的突出問題和關鍵領域,著力提升為民服務能力,又要著眼“戰時”之需,做好應急預案,解決突發狀況下群眾的實際困難。抓好“書記一號工程”項目,強化“紅心物業”“黨建聯盟”建設,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推動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打造網格黨群服務站,升級“軟件”、完善“硬件”,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探索基層智慧治理新路徑,以科技賦能基層治理,提升智能化服務水平,同時依托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推動形成社會各方開放共治、聯動融合的新格局,滿足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治理的新需求、新期待。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包保部門和下沉干部以“三到”“三亮”“三回”“三特”的方式聯系群眾、對接群眾、服務群眾,推進干群關系進一步融合,為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壘基筑石。(作者:焦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