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亮點,中國網絡文學以其瑰麗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強烈的代入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讀者。從實體書出版到愛好者自發翻譯在線發布,從建立線上互動閱讀平臺到建立海外本土化發展生態,中國網絡的文學全球影響力不斷擴大。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制約因素,需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進一步擴大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規模和影響力。
【關鍵詞】網絡文學 海外傳播 【中圖分類號】I206.7 【文獻標識碼】A
文學是不同種族、不同民族心靈溝通和情感交流的橋梁和紐帶。網絡文學具有共享、即時、互動的特征,是最適合國際傳播的文化形式之一。黨中央高度重視互聯網時代文學的新樣式,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實施網絡文藝精品創作和傳播計劃,鼓勵推出優秀網絡原創作品,為網絡文學繁榮有序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作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新亮點,中國網絡文學以其瑰麗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強烈的代入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讀者。從實體書出版到愛好者自發翻譯在線發布,從建立線上互動閱讀平臺到建立海外本土化發展生態,中國網絡文學全球影響力不斷擴大。目前,中國網絡文學共向海外輸出網文作品10000余部。其中,實體書授權超4000部,上線翻譯作品3000余部。網站訂閱和閱讀APP用戶1億多,覆蓋世界大部分國家和地區。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發展階段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由于文字數碼化、書籍圖像化、閱讀網絡化等發展,文藝乃至社會文化面臨著重大變革。”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強調:“偉大事業需要偉大精神。實現這個偉大事業,文藝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藝工作者大有可為。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從這樣的高度認識文藝的地位和作用,認識自己所擔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文藝不能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為什么人的問題上發生偏差,否則文藝就沒有生命力。廣大文藝工作者重視互聯網這個當代最大變量的輿論場,不僅要創作更多具有正能量的作品,還要積極搶占現代傳播的制高點,用先進文化占領網絡陣地,增強文化的感染力,增強國家的文化安全。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最初是作者個人對外授權出版,逐漸發展為平臺對外授權、在線翻譯傳播及進行海外本土化傳播,個人對外授權階段始自2001年。中國網絡文學付費閱讀(VIP)機制形成之前,網絡小說通過在港臺出版實體書獲得收益,并迅速擴展到東南亞,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之路由此開啟。平臺對外授權階段始自2010年。網絡文學改編的影視劇在國外熱播,大量網絡小說版權成功輸出,多部網絡小說改編的動漫、影視、游戲等紛紛出海。2011年,晉江文學城簽署第一份海外合同,正式開啟海外版權輸出。在線翻譯傳播階段始于2014年。2014年底,Wuxiaworld(武俠世界)建立,中國網絡文學開始由愛好者自發翻譯進行線上傳播。2015年,Gravity Tales、Volarenovels創立;Wuxiaworld一年內獲得百萬級英文讀者,并催生出眾多粉絲翻譯網站和翻譯小組;同年10月掌閱iReader App正式上線。2016年,Wuxiaworld由粉絲組織轉變為商業網站。2017年5月15日,閱文集團的起點國際(webnovel.com)正式上線;中文在線在美國推出互動敘事類閱讀產品——Chapters;法語、俄語、西班牙語等語種的中國網絡文學翻譯網站紛紛出現。2019年1月縱橫文學上線海外平臺TapRead。2018年4月,起點國際開放海外創作,吸引海外創作者,建立UGC模式。掌閱、中文在線、縱橫文學平臺等也都以不同方式吸引海外作者。目前,中國網絡文學的商業模式已在海外落地,開始網絡文學的海外本土化傳播,形成從線上到線下、從PC端到移動端、從文本閱讀到IP開發的多元化國際傳播生態。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主要形式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的主要形式有實體書出版、IP改編傳播、在線翻譯傳播、海外本土化傳播及投資海外平臺等形式。實體書出版是指國內平臺或作者授權國外版權代理商或出版機構,在海外出版發行外文版網絡文學書籍,總規模約4000部。覆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越南、韓國和日本等。晉江文學城是對外授權出版實體書最多的平臺,輸出近3000部作品。從海外傳播市場區域來看,東南亞市場相對較好,泰國平均發行量大約7000冊,越南大約3000冊。
IP改編傳播是指將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影視、動漫、游戲等產品向海外受眾發行,或授權海外機構對國內網絡文學作品進行IP轉化。IP改編海外傳播,極大擴展了網絡文學的影響力。影視改編方面,《扶搖》《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武動乾坤》《天盛長歌》《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羋月傳》《少年的你》等影視作品在Youtube、Rakuten Viki、Netflix等亞洲和歐美主流視頻網站及電視臺大受歡迎,已成功覆蓋亞洲、北美、澳洲等地多達數十個國家和地區。動漫方面,起點國際翻譯上線400余部漫畫作品,如《修真聊天群》《放開那個女巫》《元尊》等,其他各平臺也都有大量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翻譯的漫畫上線。
在線翻譯傳播是指通過海外網站、外文APP、移動閱讀器等平臺,將中文網絡文學作品翻譯向海外傳播。目前,起點中文網等海外網絡文學平臺已經打造海外付費閱讀體系,建立起付費訂閱、打賞、月票等機制。到2020年底,起點國際翻譯1700多部作品。此外,掌閱國際版iReader覆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4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縱橫海外平臺TapRead注冊用戶達100萬。
海外本土化傳播是指由海外網絡文學平臺進行本土化運營,翻譯中國網絡文學作品,吸引本土作者進行創作,建立本土化運營生態。目前,閱文、掌閱、縱橫等都以不同方式搭建本土作者創作平臺,建立作者激勵、培養體系。起點國際目前有11.5萬海外作者,上線作品20萬部,用戶7300萬名。作品題材多元,大部分世界觀架構深受早期翻譯的中國網文的影響,比如融合中國的仙俠、道法、武功等傳統文化元素,也有在小說中運用熊貓、高鐵、華為手機等中國特色現代生活元素,大多學習中國網文常見的寫作方法。
目前,多家網絡文學平臺通過投資海外網站、文化傳媒公司、出版社等方式,與外方形成戰略合作關系,擴大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例如,起點投資韓國原創網絡文學平臺Munpia(株式會社文筆雅)、泰國的頭部網文平臺OokbeeU、美國Gravity Tales,與非洲互聯服務提供商傳音控股、新加坡電信等達成戰略合作。與此同時,中文在線投資Wuxiaworld,掌閱、字節跳動等主要網絡文學企業也紛紛與海外平臺合作。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覆蓋區域、內容偏好及海外傳播過程中的翻譯方式
早期網絡文學實體出版借道港臺,最先在東南亞以及東北亞傳播,逐漸覆蓋如印度、土耳其等大部分亞洲國家。線上閱讀在美國、加拿大、法國、西班牙等歐美國家廣受歡迎。非洲國家對海外平臺與APP授權作品更為熱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受到網絡文學平臺的更多重視,多元化傳播持續推進。歐洲受眾偏好武俠和仙俠等類型,而北美受眾偏好男頻仙俠、玄幻和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古言等類型。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尊師重道的《天道圖書館》,來源于東方神話傳說故事的《巫神紀》,弘揚中華多樣性美食的《美食供應商》,以及展現現代中國都市風貌和醫學發展的《大醫凌然》等眾多作品,都受到海外讀者的熱烈追捧。東南亞及日韓為主的亞洲文化圈偏好女頻古言作品,都市言情作品在東南亞國家也頗受歡迎。韓國受眾偏好宮斗、靈異、推理、罪案等類型;越南受眾偏好校園、職場、婚戀等類型。接受方式上,東南亞和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實體書和在線閱讀市場均有大量受眾,實體書市場占比較大,IP改編作品也有較大市場。歐美國家讀者以線上閱讀為主。IP改編作品主要通過Netfilx等渠道進行分發。非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讀者以移動端閱讀為主。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翻譯是最重要的一環。目前,翻譯方式主要有專業翻譯人員的職業翻譯、粉絲翻譯、機器翻譯和機器加人工輔助等。實體書出版,基本上都是職業譯者翻譯的。在海外線上傳播過程中,從2014年任我行(賴靜平)翻譯《盤龍》開始,職業翻譯一直是最重要的翻譯形式,目前各平臺的重要作品翻譯大都由職業翻譯完成。在Wuxiaworld拿到小說版權之前,作品翻譯主要是粉絲譯者進行的。閱文在建立職業譯者體系的同時,引入了粉絲翻譯。國外的一些粉絲網站,自發翻譯中國網絡文學作品。機器翻譯主要借助AI翻譯降低翻譯成本、提高翻譯效率。商榷、推文科技、星閱科技、小藝全能翻譯等是目前常用的機器翻譯程序。掌閱使用自己開發的機器翻譯軟件,成本在1元/千字左右。為解決人工翻譯成本過高,機器翻譯質量欠佳的問題,目前很多平臺采用“機器+人工”的翻譯模式,即先進行機器翻譯,再通過專業翻譯人員進行審校,兼顧翻譯成本和翻譯質量,其成本相對純人工翻譯可下降一半以上。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
中國網絡文學海外傳播,目前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制約因素,需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進一步擴大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規模和影響力。首先是沒有建立起系統化的國際傳播機制。從網文創作、篩選翻譯、海外推廣到落地分發的網絡文學國際傳播鏈條存在環節缺失。其次是內容生產滯后。目前出海作品以言情、幻想等類型為主,反映新時代中國的現實題材作品相對較少。再次是缺乏統籌規劃。各平臺的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存在各自為戰的現象,發揮各自優勢、統籌規劃協調做得不夠。最后一個重要問題是行業國際生態欠佳。從自身來講,存在用戶細分和地區區分不夠、人工翻譯成本過高、機器翻譯質量不高等問題;從國際環境上講,存在海外維權相對困難、在線支付渠道不健全、網民在線支付意愿還在培育期、推廣渠道被Google和Facebook等壟斷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應盡快成立中國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協調統籌機構,制定統一對外傳播規劃,解決對外平臺建設、推廣、維權等方面的問題。重點加強創作規劃和人才培養,打造海外推送平臺,拓展網絡文學海外輸出渠道,鼓勵和支持網絡文學平臺“走出去”,引導重點網絡文學企業加大在國際傳播方面的投資,參與全球資源整合,擴大網絡文學國際傳播規模和效果。開展海外受眾調研,研究本土化的方式方法,推動“一國一策”的精準傳播,特別是面向海外“Z世代”做好有針對性的精準傳播,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任,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
【參考文獻】
①舒晉瑜:《網文出海,網絡文學成為中國故事的揚聲器》,《中華讀書報》,2021年9月29日。
責編/韓拓 美編/陳媛媛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