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門用語言去解說的課程,思政課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語言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識,是素質。新時代的高校思政課教師,要眼中有學生,心中有數據,手上有課標,腳下有課堂,用心用情用功地講通道理,講透邏輯,講明事實,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感染力和影響力。實踐證明,思政課教師講道理的能力關乎立德樹人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目標的達成效度。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講道理的能力,不僅需要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技巧,也需要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藝術,還要提升信息化教學的技術。
思政課教師必須嚴格按照課標的引領開展教學,要自覺加強思政課課程標準學習,學深悟透思政課課程標準的精髓。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講道理的能力,既是增強思政課教師課堂教學勝任力的關鍵,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基本要求。課程標準是思政課教師講好思政課的基本遵循和重要依據,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思政課教師必須對思政課課標具有全面深入系統的理解和掌握。思政課教師“用學術講政治”,不僅要準確把握思政課的課程標準,還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教學藝術。唯有兼具深厚的理論素養和的豐富的教育智慧,綜合運用思政課“潤物無聲”的育人邏輯和“以理服人”的作用機理,才能在課堂教學中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展現真理的強大力量,才能對尖銳敏感問題、深層次理論和實踐問題鞭辟入里、釋疑解惑。思政課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精準把握是講好思政課的前提和基礎。思政課教師如何快速夯實基礎?“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要充分發揮專家的引領示范作用,通過安排資深專家和教學名家系統解讀課標,幫助思政課教師準確領悟思政課“教什么”和“如何教”的問題,將思政課知識點形成結構性的知識譜系,并在對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學習中不斷完善知識體系。
思政課教師必須擅長同青年大學生打交道,要熟練掌握開展學情調研的方式方法,能夠及時地知曉青年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急所困。“親其師,信其道”,思政課教師同青年大學生交朋友、心連心,真正贏得廣大青年信任,才能更加富有成效地回應青年大學生的思想困惑。準確掌握教育對象的基本學情是提升思政課教師講道理的能力的重要前提,也是高校思政課教師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的“關鍵一招”。青年大學生的學習程度與能力水平具有極強的個性化特點,思政課教師要主動與學生交流課堂學習心得,及時接受學生的信息評價反饋,善于從學生的學習信息中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與能力水平。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善于根據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等共性學情選取契合度高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還要注意掌握學生關注的問題和思想理論困惑,通過對具體學生相關學習數據變化的深度分析,更深層次地掌握具體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習慣、學習期望等個體狀況,以便營造更能引起學生共鳴的學習場景,預判學生更有可能遇到的學習問題,提供學生使用起來更能得心應手的解決方法。實踐證明,思政課教師一旦掌握了快速準確開展學情調研的方式方法,知曉青年大學生的所思所想所惑,就能最大程度地結合學生的真實生活創設教學情境,更加有的放矢地為學生創造追求真理的學習場景。
思政課教師不僅要做課程專業知識的能手,還要不斷強化思政課課程資源開發能力訓練,學會“善假于物”地給青年學生講道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課程資源開發不力,必然會影響課堂教學目標的達成。解決好“用什么教”的問題,必須切實強化“資源意識”,提升資源開發能力。青年大學生接受新事物快,如果思政課教師的知識水平、見識程度跟不上廣大青年,說科技說不上,說文藝說不通,說工作說不來,說生活說不對路,說來說去就是那幾句官話、老話、套話,同廣大青年學生沒有共同語言、沒有共同愛好,就會話不投機半句多。思政課教師要積極發揮思政教育教學資源多樣性與廣闊性的優勢,緊扣教學目標選擇教學資源,善用國際國內鮮活的事實、案例、素材,把教學內容同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以及現實緊密結合起來,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幫助學生領會“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巧用網絡教學資源,適度增加思政課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豐富性和厚重性,是提升思政課教師講道理的能力的有效途徑。
思政課教學是一門塑造靈魂的藝術,思政課教師必須精研精通思政課課堂教學設計藝術,學會把話說到青年學生的心坎兒上。思政課教師要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以終為始”的原則,基于對思政課課標、教學內容和學生情況的整體把握,從想要達成的學習結果出發進行逆向教學設計。優質的思政課教學設計必然是注重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不僅十分注重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趣味性、科學性、系統性,也善于采用小組研學、情景展示、課題研討、課堂辯論等多種方式,用心用情打造生動有趣而又富有生活氣息的思政課教學場景。實踐證明,任何改革創新都不能削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治功能,那些單純為了“有趣”而聚焦活動的教學設計,或者單純為了考試而盲目聚焦灌輸的教學設計,都不是優質的思政課教學設計。堅持以經典閱讀積累理論素養,以案例探討提升理論造詣,以情景模擬激發參與熱情,會讓思政課教師把道理講得更透徹。
思政課教師要站穩課堂,就必須狠抓課堂教學組織實施的執行力,以便能夠“胸有成竹”地講出“心中的思政課”。教學組織實施的執行力是高校思政課教師講好思政課的“立身之本”,是保證思政課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每一節課的教學實施方案都是達成課堂教學目標的“施工圖”,一流的“施工圖”才能建成一流的知識殿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育對象,選用契合教學內容的教學形式和適應學生學情的教學手段,并通過教育培訓和實踐探索不斷提高思政課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言語親和力、說服力、感染力。思政課教師要充分發揮“手拉手”集體備課和專家示范課的作用,著重從優化教學方案的設計、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組織等方面提升課堂教學組織實施的能力,以便為青年大學生提供營養豐富又喜聞樂見的思政大餐。
講道理是一門技術,要積極掌握信息化教學的有效手段。伴隨著發達的信息傳播技術成長起來的大學生更熱衷于聲音、色彩和視頻相結合的教育方式,思政課教師要主動適應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大勢,積極推出精準短小、富有吸引力的短文章、短視頻或微視頻,不斷加強數字化課程建設。通過“互聯網+”課堂的方式,充分發揮“互聯網+”時代信息資源共享、教學資源豐富、教學方法多樣、教學過程互動性強的優勢。適當引入名師課堂、MOOC課程片段,為思政課堂教學增加深度、拓展廣度、提升效度。數據智慧應用不僅能為高校思政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展“保駕護航”,也能為思政課教師的專業發展插上“隱形的翅膀”。如利用互聯網平臺和社交軟件實現教師之間的交流互動,發揮名師與專家教師在教師發展共同體協同發展過程中的持續性指導作用。也可以通過運用大數據動態記錄學生學習活動與教師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借助完整的數據分析和可視化呈現,針對學生的需求變化調整教學策略,更大程度地發揮思政課教師傳道解惑的效能。
講道理是一門藝術,是思政課教師“傳道受業解惑”的必備能力。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師講道理的能力,不僅是發揮思政課立德樹人關鍵課程作用的基礎工程,也是思政課教師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的系統工程。高校思政課教師只有全面系統深入地掌握課標精神,快速準確地掌握學情,積極主動地投身課程資源開發,與時俱進地優化教學設計,自覺強化教學過程的高效執行,發揮數據智慧應用的妙用,結合課標要求、學生需求及自身特點,選用有效的教學案例和教學方法,制定清晰流暢的教學流程,運用恰當適用的教學策略,才能真正地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講到學生的心坎兒上。(作者:王運濤 鄭州工程技術學院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