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黨建創新 > 思想建黨 > 正文

深刻認識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

作者:陶文昭(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二十大報告的重要內容,是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的應有之義。二十大報告對其理論論述全面深刻,提出的實踐舉措強勁有力,需要我們認真學習領悟,堅定貫徹落實。

 闊步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是中國共產黨矢志不渝的奮斗目標。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行了艱辛探索。毛澤東同志提出,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安下心來,使我們可以建設我們國家現代化的工業、現代化的農業、現代化的科學文化和現代化的國防”。進入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鄧小平同志根據新的實際和歷史經驗確立了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正確道路。他指出:“我們從八十年代的第一年開始,就必須一天也不耽誤,專心致志地、聚精會神地搞四個現代化建設。”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都對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部署。在實踐探索中,我們黨取得了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極大推進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我們經過接續奮斗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深刻闡述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全面深刻的闡述。

明確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即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確,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鄧小平同志說過:“我們搞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的現代化。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明確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國14億多人口要整體邁入現代化社會,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我國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我國現代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我國現代化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我國現代化強調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明確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原則。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前途光明,任重道遠。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則: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斗爭精神。要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志氣、骨氣、底氣,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知難而進、迎難而上,統籌發展和安全,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巨大的意義。我們黨領導人民不僅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而且成功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這些前無古人的創舉,破解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諸多難題,摒棄了西方以資本為中心的現代化、兩極分化的現代化、物質主義膨脹的現代化、對外擴張掠奪的現代化老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全面部署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舉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總的戰略安排是分兩步走: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

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中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做了戰略謀劃,并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各個方面進行具體部署。在經濟建設上,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教育科技方面,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在政治建設上,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應有之義。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法治建設上,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必須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文化建設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增強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在社會建設上,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勵共同奮斗創造美好生活,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在國家安全方面,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上,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在黨的建設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必須持之以恒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

[責任編輯:張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