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調查研究 > 課題研究 > 正文

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認識和把握國家安全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這一重要論斷,準確把握了國家發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國家安全面臨的形勢任務,旗幟鮮明地將國家安全列為獨立章節、置于顯要位置、作出戰略部署,為推進新時代新征程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保證國家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

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中國共產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歷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有著刻骨銘心的認識和記憶。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風雨飄搖的中華大地成為列強瓜分蠶食的獵物,國家安全幾乎蕩然無存。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對安全和發展高度重視,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與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緊緊抓在手上,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也進入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縱觀世界發展史,一個維護不了自身安全的國家,發展強盛也無從談起。越是重大歷史關頭,我們越要向歷史學習智慧和經驗,越要時刻保持清醒和主動。我們不能忘記丟失國家安全的慘痛歷史,更應珍惜“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的來之不易。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充分認識國家安全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基礎性、支撐性、屏障性作用,要始終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戰略部署的基點,更有力夯實基石、鑄牢屏障,才能更堅決地維護好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國家安全是國家治理的必然要求。國家安全工作是黨治國理政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國泰民安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強化國家安全工作頂層設計,采取一系列戰略性舉措,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系列標志性成果,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證。從設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和政策體系,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和全民國防教育,推進興邊富民、穩邊固邊,到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消除重大風險和隱患,在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同時,國家安全治理體系也得以建立。當前,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維護國家安全的任務更加繁重艱巨。因此,要切實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及時補足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中的短板弱項,嚴密防范系統性安全風險,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構建全域聯動、立體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完善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形成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強大合力。

國家安全是發展振興的基本前提。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經驗和重大原則。我們黨歷來對安全和發展高度重視,并有意識地統籌處理好二者的關系。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戰勝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嚴峻挑戰,新中國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中站穩了腳跟,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安全保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創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當前,全球進入失序紊亂的動蕩變革期,各種矛盾風險挑戰源、各類矛盾風險挑戰點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加快構建內外兼修、主動塑造的新安全格局,堅決有力地防控那些可能遲滯或中斷強國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才能確保我們走向光明未來。如果說新發展格局的特征,是國內大循環與國際循環“雙循環”,那么新安全格局的特征,則將是統籌國內與國際安全、統籌傳統與非傳統安全的“雙統籌”。需要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國家安全是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動員全黨全社會共同努力,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夯實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防范化解各類安全風險,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始終把人民安全置于國家安全所有其他要素之前,這種以人民安全、人民利益、人民安居樂業為最高價值取向的人民安全觀,充分說明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鮮明特點。人民安全關系著國家安全的方方面面,人民是國家安全的實踐主體,只有始終堅持將人民安全作為宗旨,才能夯實國家安全的基礎。中國特色的國家安全,一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國家利益的高度統一。這是中國共產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國家安全領域的具體體現。安全穩定工作連著千家萬戶,寧可百日緊,不可一日松。面向未來,我們要把國家安全工作始終落實到人民安全這個中心上,不斷織密安全網、持續擰緊安全閥,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具有人民情懷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把國家安全貫徹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全過程,堅持系統思維,不斷完善國家安全制度體系,加強國家安全能力建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強化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決心和執行力,不斷塑造總體有利的國家安全戰略態勢,切實把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樣才能構建中國式新安全格局,才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筑牢安全保障。

作者:張崢 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

[責任編輯: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