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我們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十年來,陜西省彬州市委、市政府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應,群眾幸福指數持續提升,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彬州從“煤城”轉變成“美城”。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36萬彬州兒女團結奮斗、勇毅前行,在推動彬州高質量發展中取得了一系列積極成效。
夯實教育之基,發展高質教育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彬州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圍繞“興辦一流教育”目標,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先后獲得“陜西省教育強縣”“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等殊榮。
十年來,市教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城鄉學校布局不斷優化,學校數量規模不斷擴大,職業教育穩步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彬州實施十五年免費教育。建立鄉村復興少年宮、“智慧校園”、錄播教室、計算機教室等基礎設施,極大促進了教育公平。其次,鍛造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引進啟迪教育“多元化培育、精致化管理、國際化視野”的特色理念。全面實施“統招+編外+特崗+招引”的多元教師補充機制,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校長“外聘內培”的模式。建立教師培訓基地、學科基地、名師工作室,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學科教學質量提升、教學資源共享。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業務水平,形成“甘于吃苦、樂于奉獻、善于創新、精于卓越”的彬州教育精神。
彬州市公劉小學
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現在,人民群眾對城市宜居生活的期待很高,城市工作要把創造優良人居環境作為中心目標,努力把城市建設成為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家園。”市委、市政府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把民生實事做好,把民生內涵做實,把民生工程做優。圍繞建設“陜甘寧毗鄰區域中心城市”定位目標,按照“東建、西進、南改、北擴”的城市發展思路,提升城市品質。
十年來,彬州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是把民生實事做好。修建新平路北段、緯一路等市政道路,升級改造老舊街道,一系列措施營建出“五橫八縱”的城市控制區道路網絡。西平鐵路、銀西高鐵全面投運使得居民出行更加高效、便捷。累計投資7100余萬元進行老舊小區改造,惠及1100戶。安置采空區群眾3400戶,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8863套,住房壓力得到緩解,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二是把民生工程做優。建設菊花廣場、新區廣場等公園,區綠地率和綠化覆蓋面積顯著提高,進一步豐富了市民的休閑娛樂活動,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良好生態成果。為確保市民溫暖過冬,告別鍋爐時代,政府加大供熱投資力度,基本實現主城區多高層建筑集中供熱全覆蓋,城中村集中供熱穩步推進。這些舉措真正做到了用心、用情、用力造福人民群眾。
新區廣場
醫改成效顯著,保障人民健康
“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把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應該是全黨全社會必須牢牢樹立的一個理念。”彬州市委、市政府以滿足人民群眾衛生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推進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切實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十年來,彬州市醫改穩步推進,惠民、利民政策不斷落實。市人民醫院卒中、胸痛、創傷“三大中心”通過省級驗收,與省人民醫院、西安兒童醫院建立醫療聯盟,進行不定期指導和培訓。組建彬州市人民醫療健康總院,形成“五大體系”,落實幫扶制度,抽調黨員骨干力量下基層,加快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順利通過全國中醫藥先進基層單位復審。在實施健康扶貧工作中,落實大病集中救治、先診療后付費等一系列傾斜政策。形成以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為主體,大病保險為補充,醫療救助為托底,商業健康保險共同發展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一切以人民健康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推動彬州市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彬州市人民醫療健康總院
十年篳路藍縷,十年砥礪奮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民生工作,不斷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在奮斗路上取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趕考沒有終點,奮斗永無窮期。全市人民要同心同德,為建設“文明彬州、幸福彬州、宜居彬州”共同奮斗,譜寫彬州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者:陜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劉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