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有兩處關于“支撐”的論述和提法值得關注研究:一是“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二是人民軍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同時,黨的二十大報告也明確了到二〇三五年“建成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以及“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全面加強,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目標任務。無論是教育、科技、人才,還是國防軍隊,不僅是事關高質量發展、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關鍵問題,也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與保障。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是人才涌現的基礎和科技發展的先導。十年來,我國教育普及水平實現歷史性跨越,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保障了億萬人民群眾受教育的權利,培養了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我國正由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教育普及水平顯著提升,一批大學和一大批學科正逐步進入世界一流行列,中國高等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在許多領域形成了具有世界意義的“中國方案”“中國經驗”。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占據核心地位。新時代的十年是我國科技日新月異發展的黃金期,無數科技工作者見證并參與了我國科技產業的飛躍發展。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人才是第一資源,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作為實現民族復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性資源,人才是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十年來,我國人才隊伍快速壯大,人才效能持續增強,人才比較優勢穩步增強,我國人才隊伍特別是科技人才隊伍量質齊增,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學科體系和最大規模的人才體系。
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隨著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性不斷凸顯。十年來,我們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堅定的意志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現代化水平和實戰能力顯著提升,中國特色強軍之路越走越寬廣。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前途光明而又任重道遠的偉大事業。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亟需夯實諸項重要戰略支撐。
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相互聯系、有機統一,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不斷通過協同配合、系統集成,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人民軍隊肩負著新的使命任務,我們要貫徹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貫徹新時代軍事戰略方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強軍、人才強軍、依法治軍,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戰略能力,打開強軍事業發展新局面。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我們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復雜。在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團結奮斗的同時,我們也要不斷強化各項戰略支撐與保障,在未來發展中下好先手棋、贏得主動權,從而增強歷史主動,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絢麗的華章。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