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大家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將“健康中國”作為我國2035年發展總體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并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全面部署,黨的二十大為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在滿足人民群眾日常就醫服務需求,以及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過程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對大型公立醫院來說,辦好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事業,既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的鄭重承諾,也是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衛生健康領域的應有貢獻。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作為一家擁有115年歷史的國家級大型公立醫院,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健康促進和百姓需求為己任。新時代十年,華山醫院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形成了以三個國家級醫學中心/臨床研究中心為龍頭,二十個學科群良性互動、協同創新,環繞上海的四大院區輻射全國的新發展格局,學科綜合實力、疑難疾病診治能力及臨床科技策源能力提檔升級,老百姓的就醫滿意度和獲得感不斷提升,以黨建引領醫院事業發展取得實效。回望這些成績的取得,最根本在于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最關鍵在于堅持黨對衛生健康事業的領導,最核心在于堅持深化改革創新,服務人民群眾健康需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促進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為公立醫院建設、改革與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經過115年的接續奮斗,華山醫院迎來了成熟發展的黃金時期,但與黨中央要求、與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仍有一定差距,推動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階段的嶄新命題和不二選擇。踏上新征程的華山醫院,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維護人民健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增加醫療資源供給的連續性和可及性,另一方面要強化需求側管理,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對醫療服務的感受度,走好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華山之路”,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展現我們的生動實踐。
華山醫院在加快打造成為具有引領輻射力和強勁競爭力的國內頂尖、世界一流醫院上持續努力,從醫院自身出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握三個關鍵點:一是建高地、登高峰。以神經外科和神經內科為牽頭學科的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瞄準國家科技攻關前沿“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攻堅影響人類健康的重大腦疾病,探索腦科學前沿;以感染科、抗生素研究所為核心的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對接健康中國重點領域構建強大公共衛生體系,在新發傳染病、難治性傳染病及細菌、真菌感染診治上持續探索;以肢體功能重建、康復護理及中西醫結合等為核心的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關注重大成果社會轉化,通過老年主動健康與老齡化科技應對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老齡化新策略”。二是一體化、促聯動。圍繞著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目標,進一步明確一院多區的建設思路和發展路徑,以一體化運營為核心,以同質化發展為關鍵,高效整合,共享資源,統籌推進華山總院、虹橋院區、寶山院區、浦東院區的協同發展,扎根服務所在區域,帶動周邊區域和相關領域,努力覆蓋更大服務半徑和更多服務人群。同時繼續推動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邁出高質量發展的堅實步伐,提升區域醫療及健康能級。三是強管理、重內涵。持續健全中國特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發揮績效考核“指揮棒”的作用,重點推進醫院內部管理。堅持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促進黨建與管理、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不斷推進黨建引領公立醫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通過一個個地解決醫院發展中的實際問題,推進一項項關系醫院建設發展的醫務人員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落實落地,不斷匯聚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為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上海市正深入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認真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和新時期衛生健康發展方針,打造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質健康服務體系。身處這座城市,華山醫院主動對接上海城市建設目標,強化需求側管理,持續改善醫療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需求和期盼。一是以病種為中心整合優勢資源,用好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國家重大疾病多學科合作診療能力建設工程等基地,創新推進疑難疾病多學科聯合門診、深度融合病房等多學科診療模式,讓人民群眾享受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二是深化智慧醫療、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和醫院數字化轉型,使大數據、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療服務深度融合,讓更多人群感受到現代數字醫療服務體系的便捷性。三是以建設老年友善醫院為目標,優化服務流程,建立智慧門診長者服務中心,開展公益慈善和社工、志愿者服務,讓人民群眾享受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四是以健康促進行動延伸醫療服務,推進衛生健康服務關口前移,通過開展各種抬眼可見、觸手可及、深入人心的健康科普工作,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每個人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增進人民群眾的健康福祉。
征程萬里風正勁,再踏高峰辟新天。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扛起公立醫院“國家隊”和“排頭兵”的使命責任,堅定地把公立醫院打造成傳遞黨和政府關懷、增進人民健康福祉的窗口和平臺。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展現公立醫院的生動實踐,為建設健康中國、護佑人民群眾健康再立新功。
(作者:鄒和建、毛穎,分別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黨委書記、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