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北京訊(劉春霞)奮進新征程,揚帆再出發。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研究和宣傳闡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近日,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志社主辦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第八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暨人民論壇創刊30周年座談會”活動在北京舉行。會上權威發布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2021-2022國家治理創新經驗典型案例》課題成果,《普惠金融創新的天府銀行實踐》成功入選典型案例。
人民論壇《二十大精神精要解讀》特刊、《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典型案例兩大課題成果發布
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王偉光,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方江山,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葉小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余斌,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高培勇,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等政產學研各界嘉賓及媒體記者200多人出席年會活動。
《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2021-2022國家治理創新經驗典型案例》為2021年、2022年度人民論壇“國家治理創新經驗大型課題調研項目”階段性成果,具體分為“高質量發展”“黨建創新”“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健康中國與文化強國”四個主題版塊,每個主題分別為10家典型案例。包括四川天府銀行在內入選的典型案例,是從7080余個推薦案例中篩選出來,由課題組組織權威專家一線調研后挖掘總結的相關單位、部門的典型經驗,具有較高參考價值與借鑒意義。
國家治理創新經驗大型課題調研項目是與國家治理高峰論壇配套并行的主題活動,以宣傳研究、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題主線,著力通過一線調研的方式總結實踐創新經驗,推進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統一與創新發展。每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年會上發布的“國家治理創新經驗典型案例”,已成為該領域具有廣泛權威性、公信力與影響力的課題成果。
四川天府銀行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始終堅守“服務中小”的定位,積極踐行“為實體經濟服務”理念,以普惠金融作為履行社會責任、實現自身社會價值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小企業的伙伴銀行”。天府銀行持續創新普惠金融模式,通過搭建特色產業平臺,打造多主體協同發展的良性生態,實現了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和相互賦能,助力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天府銀行創新普惠金融模式得到了課題組專家們的高度肯定,他們一致認為天府銀行通過普惠金融創新,為區域內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走出了一條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中小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共同富裕之路。
附:《普惠金融創新的天府銀行實踐》調研成果摘要
普惠金融創新的天府銀行實踐
人民論壇專題調研組
四川天府銀行深度融合科技與業務,著力建設特色銀行,創新搭建“產業+科技+金融”互聯網特色服務平臺,走出了一條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中小微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共同富裕之路。中小微企業作為社會中最活躍、最具創新創業精神的群體,是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然而由于資金使用率較低、發展成本較高,我國的中小微企業一直面臨金融資源供給不足的問題。四川天府銀行通過創新普惠金融服務、發展特色產業平臺、服務中小微企業,助力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
天府銀行以服務中小、服務實體為發展初心,以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為發展方向,以共同富裕、實現多方互促共贏為目標導向,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四川省委的決策部署,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構建全方位發展合力,支持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吸納先進技術、人才,不斷創新產品,實現多方互利共贏。
在實踐上,天府銀行通過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動非公黨建和企業發展深度融合;通過系統化集成改革,為發展普惠金融提供堅實制度保障;通過協同搭建特色產業平臺,以嵌入式金融服務打通產業毛細血管;通過打造金融產品矩陣,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通過聚焦金融科技,助推銀行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