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持續兩年多,螞蟻集團迎來一次關鍵性的調整。1月7日,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為持續完善公司治理,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螞蟻集團對股東上層結構作出調整,推動主要股東投票權與其經濟利益相匹配,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調整完成后,螞蟻集團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間接股東單一或共同控制螞蟻集團的情形,馬云將不再為實際控制人。
變化 已無實際控制人
螞蟻集團是支付寶的母公司。2021年以來,公司持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目前董事會8名董事中包含4名獨立董事(達到半數)。螞蟻集團公告表示,在此基礎上,計劃繼續引入第五名獨立董事,實現董事會中獨立董事過半數。同時,相關管理層成員不再擔任阿里巴巴合伙人,進一步提升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強化與股東阿里巴巴集團的隔離。
1月7日,螞蟻集團收到《關于股東上層結構調整的告知函》,螞蟻集團主要股東及相關受益人擬對螞蟻集團股東上層結構進行調整。調整的核心是螞蟻集團主要股東投票權的變化——從馬云及其一致行動人共同行使股份表決權,調整為包括螞蟻集團管理層、員工代表和創始人馬云在內的10名自然人分別獨立行使股份表決權。公告表示,本次調整不會導致螞蟻集團股東及相關受益人的經濟利益發生變化。
調整前,馬云間接控制著螞蟻集團53.46%股份的表決權,為實際控制人。本次調整完成后,螞蟻集團包括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在內的各主要股東彼此獨立行使所持有的螞蟻集團股份表決權且無一致行動關系,各股東未單獨或共同在螞蟻集團股東大會層面形成控制,也不存在任何股東所提名的董事人數超過全體董事半數的情形。因此,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間接股東單一或共同控制螞蟻集團的情形。
監管 鼓勵平臺合規經營
作為超級“獨角獸”,2020年,螞蟻集團曾謀求在上交所科創板和港交所主板同步上市,估值過萬億元。但隨著上市前夕螞蟻集團被多部門聯合約談,IPO按下了“暫停鍵”,開啟了漫長的整改。
據了解,2020年11月、12月和2021年4月,金融監管部門先后對其進行三輪約談。其中,2021年4月12日,人民銀行表示,金融管理部門就整改措施與螞蟻集團進行深入溝通,并督促螞蟻集團形成全面可行的整改方案。整改內容共包括5個方面:糾正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打破信息壟斷;螞蟻集團整體申設為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審慎監管要求;管控重要基金產品流動性風險。
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多次強調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持續加大對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的監管力度,提升公司治理成為監管趨勢。據公開報道,螞蟻集團近年來的各種業務整改中,也有諸多公司治理相關動作,例如已經落地的整改工作包括花唄借唄品牌隔離、花唄接入征信、螞蟻消費金融公司開業、螞蟻消金公司增資等。市場觀點認為,這些動作讓螞蟻數字金融業務的平臺定位更加清晰,服務金融機構的模式更加合規,風險管理也更加到位。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1月7日晚,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促進互聯網平臺企業健康發展。14家平臺企業金融業務專項整改已經基本完成,少數遺留問題也正在抓緊解決。后續將實行常態化監管,鼓勵平臺企業合規經營,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
解讀 或為重啟IPO鋪路
調整后,螞蟻集團的股份表決權將更加透明且分散,這是對公司治理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將對螞蟻集團的持續穩健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螞蟻集團表示,本次調整不會對螞蟻集團及下屬公司的日常經營造成影響,將繼續堅守“以數助實”定位,堅定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不斷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加大前沿科技投入,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努力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此次股權調整是程序上的補充。馬云早已公開宣布退休,此次調整一方面落實馬云退休這個既成事實,另一方面理順螞蟻集團的股權屬性,讓股權結構更加清晰。隨著螞蟻集團主要股東投票權的調整,有觀點認為,這將為未來IPO重啟上市鋪路。盤和林認為,未來螞蟻集團也可能進行IPO上市,上市公司中很多企業都存在無實際控制人的情況。“無實際控制人的情況也能在企業內部形成相互制衡和相互監督,有利于企業長期穩定發展,而這些制衡對消費者、對公共利益來說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