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興,事業興;人才活,全局活。鄉村振興,需要一批有情懷、有抱負、有才華的各類人才接續奮斗,續寫好脫貧攻堅向鄉村振興過渡的“春天故事”。如果說產業振興是在源頭上為鄉村振興注入活水,那么人才振興就是為鄉村振興這條大河疏通河道,所以,必須要做好“引育用”這道必答題。
答好“引才”題,讓人才下鄉有勁頭。栽好梧桐樹,自有鳳來棲,要搭建“臺子”,通過提升基層人才的基本待遇保障,建好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加大貸款貼息、稅收優惠、創業補貼力度,打破學歷、戶籍限制等實實在在、“真金白銀”的政策舉措,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同時,要堅持多元化引才,重點打好“鄉情牌”“鄉愁牌”,建立“歸雁回引”工作站,回引優秀人才返鄉創新創業,讓各類鄉村人才在干事中有甜頭,創業中有勁頭。
答好“育才”題,讓人才下鄉有奔頭。人才振興不能只“引”不“育”,倘若只顧眼前、抓現成、出成績,無異于竭澤而漁,建成的也僅僅是人才振興的“海市蜃樓”,所以要開出“方子”,分區域、分階段、分對象制定培養計劃,通過“線上+線下”“點餐+派餐”“理論+實踐”“上掛+下派”“老帶新”等方式,從農業實用技術、產業規劃管理、鄉村旅游、電子商務等方面,加強對農業科技人才、技術推廣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把懂技術的“田秀才”聚起來,把有經驗的“土專家”用起來,使其蝶變為與時俱進的“三農專家”,讓他們在田間地頭跑出成績,在村巷院里串出發展,實現人才成長與鄉村發展的同頻共振。
答好“用才”題,讓人才下鄉有干頭。“駿馬能歷險,犁田不如牛。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人才如果不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揮作用,那么也可能成為庸才,一無是處。對此,在做好引才育才的同時,要學會量體裁衣,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識水平、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礎上,讓“屬虎的上山,屬龍的下海”,實現人與崗的“精準對接”,通過輪崗鍛煉、多崗歷練,讓更多的管理人才擔任村干部、更多的致富帶頭人擔任村集體經濟負責人、更多的優秀人才進鄉鎮領導班子,將人才培養成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領頭雁”。
人才興則鄉村興,鄉村興則國家興。我們要保持“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戰略定力,構建起拴心留人的新格局,以人才振興推進鄉村振興,讓基層黨組織“細胞”活起來、動起來、強起來,托起鄉村“振興夢”筑起百姓“幸福家”。
(雙江縣紀委監委 羅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