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黨建創新 > 思政實踐 > 正文

大思政課 | 紅色文旅實踐如何賦能“大思政課”建設

大思政課

進入新時代以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設美麗中國,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在物質條件不斷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對“美”的追求已經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內在需求。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美育和思想政治教育都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旅游從本質上說是一種審美活動。旅游體驗正是能夠提升個體欣賞美、體驗美和創造美能力的活動,其本質是美育的升華和展現。

近年來,多元化、趣味性的呈現方式讓紅色文旅有了新的“打開方式”。紅色旅游已經成為年輕人了解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方式。湖南師范大學結合旅游學科專業特色,以紅色文旅實踐為依托,緊密聯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開展了一系列以紅色美育為主旨的“大思政課”教育實踐活動,帶領學生深入紅色資源景區挖掘紅色革命故事,將紅色故事與時代主旋律相結合,創作了一系列紅色文旅美育作品,實現了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良性互動、理論闡釋與實踐探索的互融互通、教育內容與教育形式的雙向建構,探索了“感知凝聚——詮釋賦意——內化認同”具象化紅色美育“大思政課”的建設路徑,切實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

感知凝聚,助推紅色文旅實踐見行見效

美育是審美教育,具有形象直觀、生動活潑的特點,注重從“美”的感性層面浸潤學生心靈。今天的湖湘大地,遍布著革命先烈的紅色足跡,宛若一座沒有圍墻的革命歷史博物館,其傳遞出來的強烈的精神內核和情感特質代表著紅色精神的實質,從而產生深厚的美育價值,具有很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湖南師范大學充分發揮國家級一流本科建設點優勢,組織學生前往偉人故里韶山、“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汝城沙洲村、將軍故里平江、黃埔分校舊址武岡、紅軍長征湖南段等一批紅色景區開展紅色文旅調研實踐,深入挖掘地方紅色故事與紅色精神,借助旅游場域中豐富多元的審美體驗,感知紅色故事場景,凝聚紅色故事認同,鼓勵學生從中感受自然美、文化美和藝術美,從形式美育走向實質美育,推動紅色文旅美育見行見效。

詮釋賦意,繪聲繪色妙用可視化黨史故事

“大思政課”之大,旨在體現協同效應,要實現“教”與“學”的雙向互動、“道”與“器”的相互配合、“知”與“行”的有機統一。湖南師范大學將紅色旅游與美育培育連接起來,注重挖掘藝術教育側重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與感性思維的優勢,一方面建有《“紅色筑夢之旅”創意設計與實踐》專思創精品課程,聯通《從創意到創業》《紅色旅游景區促銷運營虛擬仿真實驗》《酒店品牌建設與管理》等一批國家級、省級金課,形成“課程思政”群,開創“專業+思政+美學藝術”課程新模式,如通過紅色旅游實踐,引導學生共同創作可視化紅色故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Vlog、H5、短視頻等方式予以呈現。同時引導學生將學思踐悟成效轉化成紅色文創設計、紅色研學旅游路線開發等,在專業教學實踐中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尤其設計創作了《蘿卜眼里長銅錢》《毛毯里的軍民情》《賡續湘女魂》等一批可視、可愛、可親的系列紅色漫畫作品,讓紅色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另一方面,學生在美育作品創作的過程中,進一步對革命故事、紅色故事進行復盤,切實感知了解故事、事跡及其背后蘊含的精神價值,促進學生心靈與紅色文化的溝通和交流,認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主題主線,從青年群體的視角予以新時代的詮釋與賦意,由此,學生在審美體驗、環境熏陶、自我探索中習得美育知識、升華美育情感、提升審美能力、塑造健康人格。

內化認同,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入腦入心

所謂“以美培元”,就是通過美育培育學生非功利性審美,知行合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期發揮好美育對豐富德育、增進智育、促進體育、改善勞育的重要作用。“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美育雖為隱性教育,但同樣是情感升華、心智開啟、性情養育的體驗過程,兩者融合互通,將抽象的理論具體化、生動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不斷構建思政課高質量發展“大格局”。

湖南師范大學通過“美育+思政”方式著力培養創新人才,學生不僅自身在紅色美育創作中提升理論修養,增進對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認同感、親近感,同時身體力行宣傳推廣,帶動師生黨員、團員青年志愿者進鄉村、進社區、進田間、進學校,著力開展“四史”教育,涌現出了一批全國暑期社會實踐優秀個人、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湖南省優秀共青團員等學生典型,凝練的成果榮獲第六屆全國高校“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展示項目、第六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銀獎、入選2022年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務典型案例等。更有一批紅色文旅實踐志愿者畢業后選擇奔赴西藏、新疆,扎根湖南省偏遠地區基層一線奉獻青春,真正實現與“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推進紅色美育實踐的課程思政群建設“立意高”、“格局大”,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切實發揮了“大思政課”鑄魂育人的作用。(作者:湖南師范大學 龔曦 羅俊祺)

【本文系2022年湖南省社會科學成果評審委員會課題《運用紅色美育資源深化高校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研究》(項目編號:XSP22YBC524) 、2021年湖南師范大學黨建研究專項課題《基于紅色美育的大學生黨員培養教育創新研究》(編號20211220GX)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曲統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