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高通脹下的美國經濟面臨衰退風險

【摘要】2022年前兩個季度,美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而非全面經濟衰退。盡管美國2022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經濟出現了反彈,但在高通貨膨脹率下,美國經濟仍表現為復蘇持續乏力。高通脹沖擊了美國幾乎所有家庭的消費支出,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令美國多個重要行業不斷降溫,還影響到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前景。美聯儲連續加息使多國貨幣相對美元貶值,大量美元回流美國將沖擊這些國家的金融系統安全和資產價值。未來美國經濟是否會全面衰退是一個模糊問題,而美國經濟多大概率陷入衰退則是一個精確的問題。

【關鍵詞】經濟衰退 經濟復蘇乏力 高通貨膨脹 【中圖分類號】F171.2 【文獻標識碼】A

美國經濟復蘇持續乏力的現狀分析

高通貨膨脹率和不斷攀升的利率使美國消費者與企業持續承壓,2022年美國經濟經歷了從急劇放緩到復蘇持續乏力的轉變。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0.6%,第一季度按年率計算萎縮1.6%,這意味著美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下滑,而此前六個季度的平均年化增長率為6%。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下滑,表明2022年美國前兩個季度經濟陷入了“技術性衰退”,但并沒有走向全面經濟衰退,兩者有本質區別。盡管美國2022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經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反彈,2022年美國全年GDP同比增長2.1%,但總體來看,美國經濟仍表現為復蘇持續乏力。2022年,美國連續數月不斷攀升的通貨膨脹率打破了四十年來的記錄并創下新高。從以往經驗看,美國經濟衰退往往始自金融領域的資產泡沫破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蔓延進而引發美國經濟危機的風險主要體現在日益集中的企業債和泡沫化嚴重的股票市場上。①從當前情況看,美國金融資產泡沫尚未出現破裂的跡象。

美國經濟面臨持續“滯漲”的風險。2022年12月13日,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為7.1%,略低于市場預期,而2022年9月和10月,這一指數分別高達8.2%和7.7%。在高通貨膨脹率下,住房價格和食品價格指數上漲成為2022年11月推高美國物價的主要因素。筆者以2019年第一季度的美國經濟實際增速為基期數值100,測算出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沖擊最大,損失約為GDP的7.7%,隨后快速恢復,2021年第二季度恢復到疫情前(2019年第四季度)的水平,2021年第四季度恢復到最高點。但在2022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美國經濟開始萎縮,與潛在GDP增長趨勢線的差距擴大到3.4%。

盡管美國總統拜登及其財政官員拒絕承認經濟衰退的事實,但是一些政客和學者則持有不同的觀點。比如,紐約市市長埃里克·亞當斯認為美國不僅已經陷入衰退,而且金融業也面臨崩潰的危險。失業救濟申請數據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的狀況正在惡化,美國普通家庭每三個月換一次工作就是嚴重的負面因素。美國經濟是否全面衰退是由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NBER)進行判定。NBER的經濟學家根據多個指標將全面經濟衰退定義為“經濟活力顯著下降,而且這種下降蔓延到整個經濟部門并持續數月以上”。因此,美聯儲若保持目前利率水平,會進一步刺激通脹水平上升,并進而影響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可能出現衰退。②

為應對高通貨膨脹,美國政府采取由寬松轉向收緊的貨幣政策。美國高通脹率中能源成本上漲占到通脹因素的三分之一,服務業價格上漲占到至少三分之一,商品和食物價格上漲約占到剩余比重的各一半。美國時間2022年12月14日,美聯儲宣布2022年第七次加息,本次加息5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進一步上調至4.25%—4.50%。2022年美聯儲共有四次加息75個基點。美聯儲加息和縮表的理由是為了抑制高通脹,此輪貨幣緊縮的目的是在抑制通脹的過程中避免損害經濟增長,以實現所謂的經濟“軟著陸”。正如2022年8月底美聯儲主席杰羅姆·鮑威爾在杰克遜霍爾經濟政策研討會上所說的,當前的通脹率仍高于政策目標,關鍵是通脹還在繼續傳導。抑制通脹將是美聯儲的長期任務,如果無法控制住價格,將會給美國經濟帶來更大創傷。

2022年美國經濟增長顯著放緩,與2021年經濟強勁復蘇形成鮮明對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暴發后一段時間,美國政府曾直接給居民發錢,并且較早解除了疫情管控措施,從而刺激了民眾的消費也促進了就業,失業率也降到歷史最低點。勞動力缺口擴大促使企業給員工加薪,又進一步增加了居民消費的底氣,從而也加劇了經濟的高通脹。上述舉措促使2021年美國經濟增長率達到5.9%,創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在高通脹壓力下,根據商業周期理論,美國可能通過犧牲失業率來控制通貨膨脹率。但目前美國就業市場還較為穩定,工業產出還未出現惡化跡象,因此,美國經濟尚未陷入全面衰退。于是,美聯儲很可能接受用失業率的上升換取對價格穩定的有效控制。

2022年以來,美國勞動力市場就業形勢整體表現較為強勁。截至2022年11月底,美國新增就業人數約431萬,凈失業率已經從2022年1月的4%下降到11月的3.7%,這與2022年以來悲觀的消費支出和經濟增速形成了不一致的“節奏”。2022年10月以來,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實現了穩步增加,有更多工人重新加入勞動力市場,但美國提供的就業崗位增幅卻屢創新低。美國勞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1月,美國新增26.3萬個非農就業崗位,與2022年10月的26.1萬個基本持平,并創下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月度增幅。

高通脹下美國經濟復蘇持續乏力的可能影響

第一,高通貨膨脹沖擊了美國幾乎所有家庭的消費支出,尤其是低收入家庭。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1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降至101.4,是2022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出人意料的是,2022年12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反彈至108.3,使該指數上升至2022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但這與圣誕節和新年居民的消費預期有關。2022年年初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疊加烏克蘭危機,對美國引發了一系列供給沖擊,造成制成品、勞動力和大宗商品價格飆升,加上強勁的需求,導致了美國持續的高通脹。特別是高漲的核心通脹率(扣除能源和食品價格后的通脹率),表明美國經濟已經遭受到嚴重侵蝕。美國的高通脹通過降低實際購買力抑制了消費者支出。食品和能源等價格上漲對所有美國人的可自由支配支出造成了壓力,特別是對于低收入家庭而言尤為顯著。低收入家庭將收入的75%用于購買食品、汽油和住房等必需品,這一比例是高收入家庭的兩倍多。特別是美聯儲連續加息已經對美國房地產業造成了沉重打擊,住宅投資急劇下降,而且將會對其他經濟層面產生更為廣泛的影響。

第二,高通脹引致的經濟復蘇持續乏力令美國多個重要行業不斷降溫。2022年以來,從“滯漲”到經濟持續復蘇乏力,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增加,導致重要行業發展低迷。特別是美元強勢進一步加劇了高通貨膨脹,這會降低美國企業的利潤,令美國經濟愈加不景氣。一方面,始于2020年中期火熱的房地產市場正在降溫。美國康柏斯房地產公司、雷德芬公司和奇洛房地產公司等大型房產中介已經裁員,美國富國銀行等銀行也開始削減地產抵押業務部門的人員。另一方面,高科技行業的發展勢頭明顯下降。美國奈飛公司等知名技術企業以及初創公司都在裁員,風險投資公司紅杉投資公司也為求得生存亟需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新業務模式。此外,加密市場的行情也在大幅下挫。

第三,高通脹下的美國經濟復蘇持續乏力將深刻影響新興市場國家增長前景。2022年前兩個季度,高通脹引發的美國經濟“技術性衰退”導致其國內消費放緩,內需走弱勢必會拖累世界經濟,特別是影響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前景。多數新興市場國家將美國視為重要的商品出口市場,其出口難免會受到美國可能面臨的經濟衰退的影響。基于此,新興市場國家應盡可能擴大貿易伙伴范圍,強化經濟基本面,擴大和刺激內需,以降低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帶來的沖擊。此外,2022年以來美聯儲持續加息也刺激了市場避險情緒的擴散,導致新興市場國家資本外流。③因此,穩定匯率將是當務之急。但是,從資本逐利的角度看,如果美國經濟陷入全面衰退,追逐增長的投資者可能又會轉向新興市場國家。

第四,為防范經濟衰退,美聯儲連續加息使多國貨幣相對美元貶值,大量美元回流美國將會沖擊這些國家的金融系統和資產價值。為了抑制高通貨膨脹,美聯儲大幅度的連續加息引起了各國對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劇的擔憂。眾所周知,美聯儲連續加息是應對美國高通脹的舉措,但此舉將可能使其他國家引發金融風險。從目前收緊的貨幣政策看,美聯儲采取加息措施,以保持通脹預期穩定,并使通脹率在一定時間內重回2%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會面臨更嚴峻的形勢,即大量的美元資本可能會撤出本國市場,回流到美國,這會加大有債務負擔國家的債務償還壓力。此外,新興市場國家的資產更具有彈性,美元回流還會造成上述國家資產貶值,嚴重的會導致企業破產。當資產貶值到一定程度時,美聯儲可能會通過降息增加美元的流動性,美國的投資者會借此機會“收割資產”而獲利。

第五,美國經濟復蘇乏力引致的輸出型通脹將加大中國外需和人民幣貶值的壓力。伴隨美元持續加息抑制高通脹,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貶值。全球所有貿易額中近40%使用美元結算,美元升值導致其他國家從美國購買商品時價格上漲,美國也就向全世界輸出了通脹,當然還會加大中國外需的壓力。盡管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貶值,但是自2022年8月初以來,人民幣兌歐元、日元、英鎊等貨幣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升值,人民幣整體還處于偏強運行態勢。由于2022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發生了結構性變化,從而對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長也產生了顯著影響。2022年12月7日,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11月,以美元計價的中國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9.5%,其中,出口總值同比下降8.7%,進口總值同比下降10.6%,這番下滑趨勢從2022年8月開始就已顯現。而2022年中國貿易形勢尚且較好的7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1.0%,出口總值同比增長18.0%,進口總值同比增長2.3%。可見,盡管2022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大幅貶值,但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速卻明顯下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與貿易增速出現了一定的背離趨勢。未來人民幣匯率將大體保持與美元指數走勢相反的趨勢,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并不能代表人民幣匯率將出現大幅下行通道,中國經濟保持基本面穩定有利于對沖美元升值的勢頭。

美國經濟是否會從復蘇持續乏力陷入全面經濟衰退

當前經濟復蘇持續乏力可能令美國經濟進入一個增長率低于其正常潛在水平的漫長時期。美聯儲前理事拉里·邁耶稱之為“增長衰退”,增長率很可能低于2%。即便美國經濟未來走向衰退,其破壞性和嚴重程度或不會像2008年金融危機,更多的可能是經濟下行相對溫和且較短期的衰退。④

就業情況和除去轉移支付以外的實際個人收入是兩個重要的認定美國經濟是否真正陷入“全面衰退”的指標。從就業情況看,當前美國勞動力市場還“較為強勁”,勞動力缺口仍較大,但供求明顯失衡。2022年8月,美國勞動力參與率出現了增長,即便有所改善,勞動力參與率仍然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前的水平低1個百分點。美國經濟學家斯蒂芬·羅奇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采訪時表示,美國經濟衰退不可避免,他預測美國失業率將會持續升高至6%。一旦經濟陷入全面衰退,美國將會失去300萬個至400萬個工作崗位。

從實際個人收入情況看,美國勞動力成本不斷升高,但考慮到高漲的通貨膨脹率,勞動力實際薪資同比顯著下降。美國私營部門員工薪資加速增長,2022年第三季度同比增幅為6.9%,遠高于第二季度同比1.6%的增幅。服務業的高通脹率表明美國的通脹浪潮實際上已經席卷到經濟基本面,特別是名義薪資水平的大幅上漲,意味著薪資和物價螺旋式上升的風險加劇。然而,高漲的通貨膨脹率正在抵消工資上漲的幅度,若剔除通脹因素后,美國第三季度私營部門員工薪資同比下降1.4%。隨著通脹加劇迫使家庭支出增加,也導致一部分消費者正在消費降級。

此外,從美債收益率來看,美債收益率持續飆升,收益率曲線的倒掛(短期證券的收益率高于長期證券的收益率)幅度加劇,表明市場預期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在加大。從收益率的漲幅看,根據金融數據機構路孚特公布的數據,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022年累計上漲了約236個基點,這是1953年以來的最大年度漲幅。與利率預期最為緊密的2年期美債收益率全年漲幅高達369個基點,5年期和30年期美債收益率的年度漲幅也分別達到了274個基點和206個基點。從收益率曲線的斜率來看,經濟衰退前的曲線通常呈現向下傾斜之勢,而目前美國正是這種情況。2022年以來,2年期美債收益率與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出現多次倒掛,若再考慮5年期和30年期美債收益率,美債收益率倒掛已成為普遍現象。一般而言,中短期美債收益率更容易受到利率波動的影響,而利率倒掛被視為經濟下行壓力擴大的信號,表明存在經濟衰退的風險。

利用生產擴張領先指標——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可以判斷美國經濟發展前景。從制造業PMI值看,盡管2022年以來,美國制造業PMI值均高于榮枯值,但是月度數值卻呈現出顯著的收縮趨勢。制造業PMI值由2022年1月的57.6%先是震蕩變化,之后連續跌至11月的49%和12月的48.4%,2022年11月的制造業PMI值為2020年6月以來首次降至50%以下。實際上,制造業PMI值的下滑已經從2021年底開始顯現,2021年,制造業PMI值從11月的61.1%跌落至12月的58.8%。也就是說,從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美國制造業PMI值從58.8%下降到48.4%,這說明美國制造業生產擴張程度大幅萎縮。當前美國制造業PMI值與美股盈利增速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制造業還難言見底。同時,美國服務業PMI值有所反彈,從2022年6月的55.3%上升至7月的56.7%,但是,2022年12月服務業PMI值大幅降至44.7%,低于11月的46.2%。

通脹率居高不下和失業率攀升依然是判定美國經濟陷入全面衰退的重要信號。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首席經濟學家弗蘭克·史蒂莫斯預測,美國經濟將在2023年年初出現衰退,只是在沒有新的外生沖擊的前提下,2023年的失業率較難超過4.5%。美聯儲早先也預測,美國自然失業率水平會在2023年年底上升到4.0%。因此,在通脹率高于5%和失業率低于4%的情況下收緊貨幣政策,美國經濟在未來一年內出現衰退的概率將會比較高。⑤

美國經濟是否會衰退是一個模糊問題,而美國經濟多大概率陷入衰退則是一個精確的問題。國內學者運用收益率曲線模型、商業周期模型和宏觀景氣模型預測2022年第二季度至2023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結果顯示,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將在2023年上半年顯著提升。其中,收益率曲線模型、商業周期模型、宏觀景氣模型得到的衰退概率分別為29%、43%和41%。⑥2022年8月底,美國全國商業經濟協會發布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七成以上的受訪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將在2023年中期陷入衰退,近兩成受訪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⑦盡管經濟復蘇持續乏力和“技術性衰退”并不能代表美國經濟發生全面衰退,但是衰退已初現端倪,全面衰退可能正在路上。如果通脹壓力意外緩解,美聯儲不必持續大幅加息,美國經濟可能在更晚的時候出現相對溫和的衰退,甚至不排除再次實現“軟著陸”的可能。⑧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院教授)

【注釋】

①趙碩剛:《防范美國經濟衰退的沖擊》,《發展研究》,2020年第5期,第16-17頁。

②高煒宇:《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及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分析》,《科學發展》,2019年第9期,第53頁。

③嚴瑜:《怎么看美國經濟衰退風險》,《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年8月13日。

④黃海洲、劉剛:《美國經濟增長的動力與阻力》,《當代美國評論》,2020年第1期,第25頁。

⑤Domash, Alex and Lawrence H. Summers, A Labor Market View on the Risks of a U.S. Hard Landing. NBER Working Paper No.29910, 2022,p.11-12.

⑥程實、張弘頊:《美國衰退,概率幾何?》,《經濟觀察報》,2022年7月7日。

⑦鄭可、陳雅函:《經濟大衰退陰影籠罩美國》,《環球時報》,2022年9月1日。

⑧徐奇淵:《美國經濟距離衰退有多遠?》,《企業觀察家》,2022年第7期,第31-32頁。

責編/謝帥 美編/宋揚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孫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