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無論是在鄉村振興項目建設中,還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都有共產黨員的身影,他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義無反顧、勇往直前,主動向黨組織和人民群眾亮出赤誠之心。一份份優異答卷、一個個溫暖瞬間的背后,都凝聚著全鎮基層黨建工作迸發出的磅礴力量。
近年來,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信義鎮小神頭村黨支部以創建市級“五個好”黨支部為目標,堅持“五抓五促”,不斷夯實基層黨建,全面助力實現振興。
抓黨建促發展
大力開展“五個好”黨支部創建等活動,大力實施黨員“積分制”管理、“紅黑榜”通報激勵機制,較好地發揮了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繪就了一幅“以黨建促振興、以黨建促治理、以黨建樹形象”的壯美畫卷。
強化組織建設,凝聚干事創業合力。新一屆村兩委班子成員4人,平均年齡45周歲,向心力和戰斗力顯著增強。
按照“以村帶村、共建共促”的原則,小神頭村與康家嶺村通過聯建農機合作社、肉牛養殖廠等集體產業,由原來的單打獨斗變抱團發展。
精心編制村“十四五”期間鄉村振興規劃和年度發展規劃,為該村今后加快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抓產業促增收
村黨支部堅持“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多措多舉發展村集體經濟。
投資300萬元,成立了呂梁市神頭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目前該公司主打品牌月餅、面包上市,并暢銷全省和陜西、內蒙古等省,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建立了小神頭村鄉村產品展示館,將村內農副產品統一包裝、統一品牌,并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致力于打造“小神頭”牌區域性農特優產品品牌,引申農產品加工、擴大農產品產業鏈,提升農副產品價值;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依托千年景區、西華鎮景區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通過建設農家小院及茅草廳、燒烤旅游打卡地等旅游休閑設施,使該村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新的提升。
抓文化促塑魂
小神頭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為此,村黨支部堅持以文塑魂,有效激發內在活力。
大力挖掘后漢皇帝劉淵在村屯兵的歷史古跡與歷史故事,將村教場坪還古開發旅游產業;傳承非物質文化,支持、鼓勵豆腐世家張澤林、面食巧手吳改蘭等發展傳統制作家庭小作坊,建成研學、沉浸式的體驗室;健全村“一約四會”,倡導移風易俗,開展了“清明節”集中文明祭祀活動、“紅馬甲”志愿活動等,進一步營造了鄉風文明。
抓生態促宜居
近年來,村黨支部著力打造美麗生態宜居不放松。對村內原有古建筑進行了重新修繕,盡可能保持原有村莊風貌;為吸引更多游客來村觀光旅游,休閑度假,先后進行了道路硬化、路燈亮化、村莊綠化、環境凈化、村容美化的“五化”建設和農戶廁所改造,使村內面貌煥然一新;以創建省城文明城市為契機,大力開展農村環境“六亂”整治,并建立了村常態化環境衛生保潔機制,村民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抓議事促治理
近年來,村黨支部堅持“群眾的事、群眾辦;群眾的事、群眾說了算”,大力開展村民說事議事活動,村民參與村內事務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提高,基層治理能力顯著提高。
村黨支部及時成立了村“說事議事”工作領導小組,確保此項工作真正取得實效;村黨支部及時吸納村“五老”人員為說事議事會成員,提高工作知曉度和透明度;村黨支部在探索和實踐中及時出臺了小神頭村民說事議事規則,使這項工作進一步規范化、制度化。這項工作開展一年來,已解決村民急難愁盼問題36件,使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融洽,“自治、德治、法治”的“三治”融合的村級治理體系初步建立,現已成為該村社會穩定的“壓舵石”和經濟發展的“金鑰匙”。(連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