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興則國興,人才強則國強。近年來,杭州余杭一直秉承“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但是西部鄉鎮由于資源和區位的局限,缺少吸附高層次人才的產業發展平臺,教育、醫療、文化和商業等資源水平與人才的生活需求不能匹配,一直存在人才引育不足的問題。筆者認為,我們必須擇善而從,堅持在全局聯動、精準服務上下功夫,著力構建資源、平臺、服務“三鏈協同”模式,持續推動形成人才引得來、聚得攏、留得住的良性局面,為鄉鎮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提供新支撐。
一是繪好三張圖紙,打通引才資源鏈。鄉鎮要深入推進雙招雙引,圍繞生態賦能型鄉鎮發展導向,系統分析全鎮產業定位、體系、結構、布局,繪制產業發展規劃圖。分類梳理鎮內可開發土地、可盤活空間等,繪制招商資源布局圖。結合主導產業招引方向,找準企業目標投資戰略與我區產業招商的結合點,畫好產業布局導引圖,實現精準引才。
二是健全三種方式,健全聚才平臺鏈。鄉鎮要搭建“產業+活動+協作”的雙招雙引孵化平臺,不斷拓展各類載體平臺培養和作用發揮。面向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和招賢納士力度。利用市區人才平臺、地方文化優勢等特色重大活動,聘請鄉賢為“招才大使”,更好地宣傳推介本地創業環境。深入對接“1+5”山城協作,與未來科技城、良渚新城、錢江經濟開發區三大平臺以及交投集團、綠產集團等區屬國企建立常態化對接機制,加大資產盤活力度,更好發揮資產效益。
三是優化三項機制,完善留才服務鏈。鄉鎮要堅持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同頻共振、同步推動。實行落地項目全程代辦制,為企業提供全流程、精準化的“保姆式”“點對點”服務。完善基礎配套,啟用綜合性黨群服務和文體活動中心,新建各類特色文化和便民服務活動場館,推動公共服務全方位更新升級,實現“15分鐘文體服務圈”全覆蓋。(杭州市余杭區徑山鎮人民政府 馮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