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就是要適應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和戰略高度,提出了新時代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戰略,明確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特別強調,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驅動生產生活和治理方式變革,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動力。
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在今年全國兩會,來自長期工作在科技創新、企業經營一線的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圍繞發展新型實體企業、保障新就業群體權益、加快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建設,詳細準備了三份提案。
發展新型實體企業
以數實融合助力高質量發展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下,數實融合有助于增強我國實體經濟的韌性和活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但我國數實融合仍面臨一些問題亟待突破,比如,農業數字化轉型相對滯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不敢、不會的困境。新型實體企業在賦能供應鏈上下游數字化轉型、助推產業鏈降本增效、助力數實融合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培育和發展新型實體企業具有重要意義。
就此,曹鵬委員建議:第一,加大政策力度促進新型實體企業創新發展。第二,推動傳統實體企業向新型實體企業躍升發展。第三,鼓勵新型實體企業助力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第四,發揮新型實體企業“鏈主”作用促進協同創新發展。
保障新就業群體權益
助力高質量就業
近年來,隨著數字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和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聚集了大量新就業群體,為助力穩就業作出了積極貢獻。但與此同時,勞動合同簽約率低、用工關系界定不明晰、勞動安全衛生保護不足等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問題日益凸顯,影響民生福祉。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全面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背景下,促進高質量就業關乎大局,新就業群體權益保障問題亟需重視。
就此,曹鵬委員建議:第一,完善促進新就業形態發展的政策體系。第二,研究制定新就業群體公積金靈活發放制度。第三,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新模式。第四,完善企業新就業群體技能認證體系。
加快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建設
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近年來,我國供應鏈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推進,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暢通雙循環和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供應鏈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突出,如智能物流及倉儲設施發展滯后、數智化供應鏈能力不高、供應鏈數據流通不暢、國際供應鏈競爭力不強等,已經成為影響經濟高質量增長的瓶頸。
就此,曹鵬委員建議:第一,加大投入提升供應鏈基礎設施水平。第二,鼓勵供應鏈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第三,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鏈技術服務企業。第四,加快推動供應鏈關鍵技術自主可控。第五,建設高效協同的社會化供應鏈體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