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人民論壇網·國家治理網> 黨政干部談治理> 正文

以氣象現代化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

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闡釋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發出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號召。氣象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支撐和保障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氣象工作關系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要加快科技創新,做到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高氣象服務保障能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氣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堅持趨利避害并舉,建成世界上保障領域最廣、機制最健全、效益最突出的中國特色氣象服務體系,氣象服務公眾覆蓋率達到99%,科學知識普及率超過80%,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占GDP比例下降到0.29%,氣象投入產出比達到1:50。緊跟世界氣象發展步伐,建成陸海空天一體化氣象監測系統、現代氣象預報業務體系、廣泛共享的海量氣象數據系統,實現全時全域全要素綜合觀測、無縫隙智能化網絡預報、統籌集約高效信息數據支撐,氣象基礎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氣象發展的戰略支撐,不斷夯實基礎研究,集中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努力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自主研發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基本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氣象科技成為國家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度融入全球氣象治理體系,為解決世界性氣象科技難題、改善全球氣候環境貢獻中國模式、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氣象全球影響力和話語權顯著提升,開啟從氣象大國向氣象強國邁進的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國氣象系統立足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戰略全局,完整、準確、全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準確把握中國特色氣象現代化的顯著特征,自信自立、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將氣象高質量發展作為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本質要求和首要任務,努力以氣象現代化服務保障中國式現代化。

始終堅持氣象現代化的基本原則

中國式現代化是基于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現代化實踐之路。氣象現代化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基于中國國情、有別于其他國家氣象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是我國氣象工作在政治保證、發展思想、定位屬性、職能使命等方面守正不變的重要體現。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根本政治保證不動搖。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最高政治原則,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和動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氣象工作擺在重要位置,謀篇布局、舉旗定向,引領氣象事業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氣象工作發展道路。我們充分認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極端重要性,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貫穿氣象事業各方面各環節,落實到融入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保障改善民生、做好防災減災救災等各項工作中,以實際行動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推動氣象事業和氣象現代化建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動搖。氣象現代化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氣象現代化。人民美好生活對氣象服務的需求數量日益增多、領域日益廣泛、產品日益精細。氣象工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國家需要作為氣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落實到積極推進氣象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不斷擴大服務領域、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服務內涵,增強各類群體獲取氣象信息的便捷性,不斷提高氣象服務均等化水平,讓人民群眾越來越切實地感受到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成效、氣象服務的溫度、氣象為民的情懷。

堅持社會公益事業這一定位屬性不動搖。《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規定,“氣象事業是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基礎性公益事業,氣象工作應當把公益性氣象服務放在首位”。我國氣象事業始終堅持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社會公益事業的定位屬性,統籌城鄉和區域氣象均衡發展,統籌部門和行業氣象協調發展,逐步形成部門主導、行業參與、服務全面、普惠均等的基本公共氣象服務體系。緊緊圍繞基礎性支撐職能,始終融入各行各業發展,積極提供資源和信息要素支持,堅持“氣象+”“+氣象”的發展理念和方向,廣泛開展省部、部際、部企、部校等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與共建,在共謀共商、團結協作中切實發揮氣象避災減損、提質增效、利民惠民、增綠降碳的作用。

堅持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這一職責使命不動搖。國家發展進步、人民福祉增進、經濟社會發展、防災減災救災等都對氣象提出巨大需求,我們始終圍繞我國現代化建設戰略安排,謀劃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確保氣象現代化服從于國家現代化建設進程、服務于國家現代化建設目標。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氣象適應這一目標任務,努力構建科技領先、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人民滿意的現代氣象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在守正創新中擔當中國式現代化的氣象使命

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既要在立場、方向、原則、道路等根本性問題上旗幟鮮明、毫不動搖,又要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創服務水平之新、創能力建設之新、創發展動力之新、創發展活力之新、創引領保障之新,在守正創新中擔當中國式現代化的氣象使命。

提高生命生產生活生態氣象保障水平,創服務水平之新。建設氣象強國,必須推動氣象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提高氣象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能力。面向生命安全,強化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健全氣象防災減災機制,大力發展人工影響天氣,提高全社會氣象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面向生產發展,主動融入和服務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建立“氣象+”服務模式,優化經濟高質量發展氣象服務供給,助力經濟循環暢通和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面向生活富裕,錨定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進氣象全面融入數字生活,接入“城市大腦”和基層網格治理體系,將基本公共氣象服務納入各級政府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面向生態良好,強化應對氣候變化、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等氣象科技支撐,強化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氣象保障,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為美麗中國建設貢獻氣象智慧。

增強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能力,創能力建設之新。氣象基礎設施是國家重要公共基礎設施,必須把握適度超前定位,建立氣象基礎能力升級更新機制,推動實現氣象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圍繞建設精密氣象觀測系統,強化部際協調機制,加強統籌規劃,統一布局、共同建設國家天氣、氣候、空間氣象和專業氣象觀測網,推進氣象探測裝備國產化和智能化。圍繞構建精準氣象預報系統,建設世界一流國家地球系統數值預報中心,發展自主可控地球系統數值模式,構建無縫隙、全覆蓋、智能數字的精準預報體系,加強突發災害性天氣監測預報預警一體化建設。圍繞發展精細氣象服務系統,打造面向全社會的氣象服務支撐平臺和氣象服務眾創平臺,構建氣象服務大數據、智能化產品制作和融媒體發布平臺。圍繞打造安全高效的氣象信息支撐系統,建設國際一流的地球系統大數據中心,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地區氣象相關數據獲取、存儲、匯交、使用監管機制,適度超前升級迭代國家氣象超級計算系統和氣象大數據平臺,構建數字孿生大氣。

推動氣象核心技術實現新突破,創發展動力之新。氣象事業是科技型、基礎性、先導性事業,關鍵核心技術買不來、等不來。建設氣象強國,必須堅持科技創新在氣象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國家氣象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提高氣象創新鏈整體效能,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集中攻關關鍵核心技術,實施國家氣象科技中長期發展規劃,將氣象重大核心技術攻關納入國家科技計劃予以重點支持,在地球系統數值模式、災害性天氣、氣候變化、氣象重大裝備等領域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建立核心技術聯合攻關體制機制。加強氣象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布局建設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支持氣象領域國家實驗室建設,實施科技力量“倍增”計劃。打造高水平創新型人才隊伍,國家級人才計劃和人才工程加大對氣象領域傾斜支持力度,培養造就國際一流的氣象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大對大氣科學領域的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力度,優化氣象人才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

健全氣象發展體制機制,創發展活力之新。氣象體制機制是氣象發展的堅強保障,必須堅持雙重管理體制,健全政策保障機制,激發各類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氣象發展的強大合力。加強部門間規劃統籌和共建共享,健全重要氣象設施布局統籌規劃和建設機制,將相關部門的氣象觀測設施和觀測資料納入氣象設施總體布局,強化行業氣象統籌協調發展,避免重復建設。健全穩定增長的投入保障機制,把支持氣象強國建設納入各級財政預算。切實加大對氣象衛星、雷達、超級計算機和觀測站網等重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完善升級迭代及運行維持機制,加大對基層和欠發達地區氣象基礎能力建設支持力度。完善氣象法律法規標準體系,依法加強氣象設施及探測環境保護,依法實施氣象專用裝備許可、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統一發布制度,依法規范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氣象信息服務等活動。

抓好氣象系統黨的建設工作,創引領保障之新。加強氣象系統黨的建設,是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彰顯新時代氣象事業政治屬性的內在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加強黨建業務深度融合,創新系列主題活動載體,鍛造一支信念過硬、政治過硬、責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的氣象黨員干部隊伍,以高質量黨建保障氣象現代化建設目標如期實現。

(作者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