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實踐中,內蒙古赤峰市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聚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譜寫精管善治的基層治理“赤峰答卷”。
織密建強組織體系, 構建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別看我們村子不大,治理難度可不小,過去環境衛生差、鄰里糾紛時有發生一直都是村里的‘老大難’,后來村里推行了親情網格管理,人居環境好了、鄰里相處和諧了,大家團結一心朝前奔,日子越過越舒心!”松山區福山莊村書記趙國江說。
近幾年,福山莊村黨支部以黨員為中心,以親緣關系和鄰里關系為紐帶,本著就親就近的原則劃分10個親情網格,由村里有威望的黨員鄉賢作為網格員,利用農村熟人社會的特點,把網格建在親情上,以親情帶動網格化治理,鄉村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福山莊村黨支部助力基層治理是赤峰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一個縮影。為激活黨組織神經末梢,強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赤峰市優化調整鄉村網格2萬余個,配備網格員4.1萬余人,每個網格平均覆蓋50戶農牧民,推動網格服務規范化。
在統籌領導上,赤峰市把基層治理作為市縣兩級書記主抓的“書記項目”,搭建起組織部門牽頭、66個部門深度參與的貫通聯動工作體系,整合各項職能、各類資源,系統推動黨在農村領域力量無縫銜接、融合發力。在提升服務上,建立“日常共建、應急支援”機制,疫情防控中,成立臨時黨組織2500多個,組建暖心服務小分隊1.7萬余支,3.4萬余名在職黨員下沉到網格開展服務,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6300余個。
創新積分制管理路徑,激發基層公共事務治理新活力
“潘新民,1200積分,換取大米一袋、葵花油一桶……”克什克騰旗聯豐村的“愛心超市”里熱火朝天,村書記任存生正在為參與積分制管理的黨員群眾兌換積分物品,排隊的村民臉上洋溢著甜甜的笑。
“我們村是易地搬遷安置村,情況復雜,管理困難。村黨支部以全市推行黨員群眾積分制管理為契機,依托‘愛心超市’開展積分管理,從平安建設、鄉風文明、人居環境、志愿服務等方面量化任務、設置積分,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共同參與鄉村治理,現在,孝老愛親、誠實守信、團結和睦在聯豐村蔚然成風。”村書記任存生介紹道。
積分制管理是赤峰市在基層治理中的創新舉措之一,去年全市各嘎查村累計購置2100多萬元獎品供兌換積分,3.2萬名黨員群眾受到表彰,基層治理活力得到有效激發。不僅如此,赤峰市聚焦黨組織作用發揮,面對形形色色的治理難題,堅持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建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機制,成立“大調解”黨建聯合體,推動公檢法司黨組織力量整合下沉,調動各類治理主體與公共事務有效銜接、緊密配合,排查調處矛盾糾紛10430件,做到小事就地化解、矛盾萌芽解決。
建強堡壘模范支部,提升為民服務治理新效能
“我們村去年集體經濟收入50多萬元,為60歲以上村民繳納養老保險、完善公共設施、幫助困難家庭、設置村級獎學金……”敖漢旗木頭營子村書記武明輝細數著集體經濟壯大后為村里辦的樁樁事實。
“集體的腰包鼓起來了,能為大家辦的事也就多了,黨組織在群眾中的威信樹起來了,工作開展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我們村成了遠近知名的文明村。”談起村里的治理成效武明輝感慨良多。
木頭營子村的治理成效,得益于赤峰市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著力在提升黨組織服務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在堅強堡壘創建中,赤峰市以實施基層黨組織“比武爭星”活動為契機,培樹102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示范嘎查村,表獎70名“擔當作為好書記”,每年拿出400萬元進行獎補。大力發展壯大嘎查村集體經濟,2022年全市嘎查村集體經濟總收入5.72億,2060個嘎查村年經營性收入均達到10萬元以上。完善治理陣地功能,整合投入3687萬元,對193個嘎查村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改建擴建,基層治理保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赤峰市將2023年定為‘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年’,立足人口大市實際,總結大戰大考經驗,繼續滾石上山、集中攻堅,建立健全黨領導基層治理的工作體系,不斷激發基層治理活力,著力打造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赤峰品牌。”赤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喬宇馳介紹。(作者:薛玉泉 任希悅 邱占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