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生產顯示器,在全球拿下多個第一名;專心研發手機鏡頭,市場份額占全球三成以上;還有的企業為全球90%以上縫紉機整機廠配套旋梭……如今,中國越來越多制造業“隱形冠軍”企業走入大眾視野。
這些“隱形冠軍”無疑是先進制造業的代表。但從國民經濟組成看,一國經濟越是發達,服務業所占的份額就越高。那么,服務業也有“隱形冠軍”嗎?它們的機會在哪兒?中國企業面臨哪些機遇?
本報記者專訪了德國隱形冠軍企業協會名譽主席、有“隱形冠軍之父”之稱的赫爾曼·西蒙教授以及德國隱形冠軍企業協會中國事務首席代表胡旭旦。
約20%“隱形冠軍”在服務部門
如何定義“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是指躋身世界前三的公司。他們的營業額通常不到50億美元,而且在公眾中的認知度比較低。因此,他們是‘冠軍’,同時又是‘隱形的’。”赫爾曼·西蒙說。
人們通常認為,世界經濟主要由大型市場組成,如汽車、電信、大型飛機或類似產品。相應地,公眾也熟悉在這些市場上經營的公司。實際上,除了這些大市場,還有大量的小市場或利基市場,但多數人并不了解活躍在這些市場的公司,它們是世界市場的領導者,卻成了“隱形的冠軍”。
赫爾曼·西蒙介紹,在他們的研究中,已經確定并分析了大約4000個隱形冠軍。其中約20%即約800個隱形冠軍是在服務部門。此外,隱形冠軍中的生產企業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服務。如果這兩部分加在一起,服務帶來的GDP要比純生產帶來的GDP大得多。
“在現代國民經濟中,服務業對GDP的貢獻很大。可以看到,一個國家越是發達,服務業所占的份額就越高。”赫爾曼·西蒙說,在美國、英國或法國等國家,服務業在GDP中所占的份額已經超過70%。在中國,服務業的份額也超過了一半。領先的經濟體通常被稱為“工業化國家”,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服務型國家”。
一般來說,“隱形冠軍”企業具有鮮明的國際化特征,在面向國際市場的出口中,也有大量服務業的機會。“服務出口絕不是獨立于貨物出口的。”赫爾曼·西蒙說,一方面,貨物出口中有相當多的服務成分,如規劃、裝配、運輸、保險或培訓。就德國而言,服務在貨物出口中的份額估計為39.3%。另一方面,貨物出口引發對服務出口的需求。根據一項統計,這一比例在25%至30%之間,并有上升的趨勢。
可見,服務業“隱形冠軍”發展空間廣闊。
中國服務企業擁有大量機會
具體到中國企業,情況怎么樣?“有隱形冠軍雄心的中國中小企業在服務領域有非常大的機會。”赫爾曼·西蒙說。
看國內市場——2021年中國GDP的53.3%來自服務業。將這一比例與英美70%以上的份額相比較,可以看到相當的追趕潛力。而且隨著經濟增長,中國GDP未來還將不斷邁上新臺階,由此推論,服務市場將擁有巨大的體量和增長空間。
看出口市場——追趕和增長潛力同樣巨大。以貨物出口作為參照,2021年,中國貨物出口大幅超過美國出口,相比之下,中國的服務出口只達到美國水平的一半左右,未來還有相當可觀的增長潛力。
赫爾曼·西蒙專門提到“中國市場作為創新型服務業的測試市場”這一巨大優勢。“中國消費者特別歡迎、認可創新,他們采用新服務的速度比其他國家的消費者都要快,對于銀行或電子商務等數字服務來說尤其如此。”他說。
《哈佛商業評論》的一篇文章說:“是時候認識到中國在創新競賽中的最大優勢可能是其獨特的具有超高適應能力的人口。”評論稱其為“中國的新優勢”。赫爾曼·西蒙認為,根據公司應該為任何活動選擇世界上最好地點的原則,這可能意味著首先在中國推出一些新的服務,以迅速測試消費者對其接受程度,如果它受到歡迎,就可以將其國際化。這為中國服務業企業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中國共有企業5100多萬戶,其中服務業占比為77%;共有個體工商戶1.07億,其中80%以上從事服務業。培育發展服務業“隱形冠軍”,具有豐厚的土壤。
“中國的服務提供商在國內市場和出口方面都有巨大的增長潛力,這對于有隱形冠軍雄心的中小企業來說尤其如此。”赫爾曼·西蒙說。
廣闊的中國市場提供發展土壤
“隱形冠軍”成功的要素有哪些?
赫爾曼·西蒙說,決定性的成功因素是:成為第一的雄心、專注、全球化,這既適用于制造業隱形冠軍,也適用于服務業隱形冠軍。
“最根本的和決定性的,是成為全球市場第一的雄心。這只有通過專注才能實現,因為只有專注才能達到世界一流。不過,專注有一個缺點,它使市場變小。如何使市場變大?通過全球化。這就是‘隱形冠軍’戰略的三個支柱。”赫爾曼·西蒙說。
當然,要通過一些手段才能實現上述目標。持續創新、客戶至上、員工和管理者的能力被認為尤其關鍵。據介紹,隱形冠軍企業在員工的資質方面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并實現了2.7%的極低流失率,遠低于7.3%的德國平均水平。隱形冠軍企業管理者的平均任期是21年,而一般大公司的任期只有6年。
對中國服務業企業來說,如何抓住機遇實現發展?
胡旭旦舉了一個中國企業的例子:浙江朝隆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專注于紡粘法、紡粘熔噴復合非織造布生產設備領域,現已成為面向全球市場的非織造布生產設備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客戶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全方位服務”。目前,朝隆紡織已在全球安裝運行800多條昌隆非織造布生產線,是工信部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浙江省隱形冠軍企業,實際上這家企業正是屬于生產性服務業。
“中國市場是巨大的,這為中小型服務提供商創造了巨大的擴張潛力。”胡旭旦說,根據我們的定義,那些在中國取得市場領導地位的企業通常也有基礎、有條件成為隱形冠軍,他們應當盡可能早地開始為國際成功創造條件,比如引入全球企業文化等。當涉及數字化和利用中國作為創新服務的測試市場時,中國公司處于一個良好的起點。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