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建設美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近日,“大國基理”網絡主題宣傳活動采訪團走進衢州龍游,實地感受村美人和的共富畫卷。
因地制宜抓特色。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驅動力,依托當地資源稟賦打造特色產業,有助于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小南海鎮團石村以“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建設為契機,緊抓“生態宜居”“特色產業”“文旅融合”發展趨勢,做足“水文章”、做強“水經濟”,沿江公路吸引全國“摩友”前來打卡,水上運動項目和村集體簽訂共富協議,讓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致富。由此來看,必須堅持因地制宜抓特色促共富的思路,謀劃思路前“辨清優劣”、上馬項目前“摸清家底”,堅持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當地資源稟賦條件及產業發展需求,合理篩選休閑農業、文化旅游、規模種養等發展潛力大、前景好的主導產業,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特”發展格局,不斷擦亮特色產業“金名片”,以特色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居民共享菜園 人民論壇網 王博 攝)
全域整治蹚新路。生態的魅力在鄉村,鄉村的活力靠生態。立足鄉村實際情況,敢于壯士斷腕、系統重塑,以全域整治實現環境美、生態好,并以美麗環境帶動美麗經濟。近年來,詹家鎮浦山村以環境整治為起點,通過關停大型生豬養殖場,拆除農村違章建筑、改造農房墻面立體,推動村莊走上發展新路。閑置農房搖身一變成了親子研學基地,整治剩下的豬舍則被改造成精品民宿和餐廳。相比2018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從10多萬元增加到110萬元。因此,必須以環境整治推動生態振興,為鄉村振興增添“一抹春綠”。抓好人居環境整治,有效發揮黨員、鄉賢、村干部及志愿者帶頭示范作用,用好“村規民約”,激發“自治意識”。抓實村莊環境整治,以生態宜居為目標,全面排摸梳理影響村莊環境的落后產業,秉持“該關停的堅決關停、該淘汰的一律淘汰”原則,開展全域整治,科學規劃布局,將生態美景融入村民生活,融入村莊發展。
擁抱未來煥活力。浙江是“美麗鄉村”的發祥地,也是“未來鄉村”的首推地。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范式,“未來鄉村”是美麗田園、美麗鄉村、美麗環境、美麗經濟之上疊加的新形態,是“美麗鄉村”的升級版,是引領鄉村發展方向的生態、生產、生活共同體。溪口鎮立足擁抱未來,在保留黃鐵礦區原工業風貌基礎上,融入創客、康養、休閑娛樂等多個元素,成功打造溪口未來鄉村,智慧球場曬圖、“鄰里盒子”無人辦事、公社食堂和共享禮堂等一個個“未來場景”,讓鄉村煥發活力,為村民帶來實惠。所以說,要立足鄉村實際情況,打造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產業突出、環境優美、服務便捷、智慧互聯、整體智治、共同富裕的未來鄉村。始終堅持“人本化”思想,放大共享交互特征,提升群眾社交生活品質。樹立融合發展理念,以科技賦能打造智慧便民設施,設置融合場景、開發融合產品,大力推動“未來鄉村”融合發展。
近年來,衢州市龍游縣持續深化“千萬工程”,提升美麗鄉村建設水平,形成“點上出精品、線上有特色、串珠可成鏈、面上全覆蓋”的美麗景象,連續8年被評為浙江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優秀單位,躋身浙江省第一批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縣。立足新時代、踏上新征程,龍游正在全力推進“未來鄉村”建設,龍游的鄉村振興之路必將越走越穩、越走越寬。
(作者:蔡靈劍)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