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和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鮮明特色優勢和重大戰略作用。通過中醫藥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黨的二十大提出實現“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的重點方向。
中醫藥為推動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傳統醫藥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文明互鑒、維護人民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醫藥以其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獨特優勢,不僅為中華民族繁榮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
中醫藥是促進文明交流的重要途徑。“中醫藥學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回顧歷史,張騫西行、鑒真東渡、玄奘取經、鄭和遠航,這些名垂青史的中外文明交往佳話,把中醫藥傳播到了世界各地,體現了和而不同、海納百川的大同思想,折射出兼濟天下、懸壺濟世的胸襟氣度。中醫藥獨特的生命觀、健康觀、疾病觀、防治觀,充分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日益產生廣泛而強烈的國際共鳴。
中醫藥是增進人類福祉的重要載體。中醫藥在不斷汲取世界文明成果豐富發展自己的同時,也逐步傳播到世界各地,為各國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古老的絲綢之路就是偉大的歷史見證。即使是西方醫學高度發達的時代,許多突發事件衛生應急和重大傳染病防治都離不開中醫藥的幫助。通過中醫藥全程參與及中西醫結合,有效減少了新冠重癥發生率和死亡率,療效得到世界衛生組織肯定。中醫治療甲型H1N1流感引起國際社會關注。針灸的神奇療效引發全球持續的“針灸熱”。抗瘧藥物“青蒿素”的發明,拯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數百萬人的生命,屠呦呦也由此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人。
中醫藥是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內容。目前,中醫藥已經在全球183個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成為我國與東盟、歐盟、非洲、中東歐等地區和組織衛生合作的重要內容。已有103個世衛組織成員國認可使用針灸,中醫在29個國家和地區以政府立法形式得到承認,18個國家和地區將中醫藥納入醫療保險體系。中藥在多國以藥品形式注冊,逐步進入國際醫藥體系。我國與外國政府、地區和組織簽署了86個中醫藥合作協議,在海外建設32個中醫藥中心。2014年11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澳大利亞見證北京中醫藥大學和西悉尼大學簽署在澳洲建立中醫中心的合作協議。中醫藥作為我國文化軟實力逐漸受到世界矚目。以中醫藥為代表的傳統醫學納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疾病分類代碼(ICD11),ISO/TC249正式命名為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
中醫藥在開創人類社會美好未來中具有獨特優勢
中醫藥學是我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和同疾病作斗爭中逐步形成并不斷發展的醫學科學,是我國具有獨特理論和技術方法的體系。隨著中醫藥加速與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中醫藥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程中顯示出重大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高度契合的文化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中醫和印度阿育吠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兩國人民數千年來奉行的生活哲理深度相似。這充分說明,中醫藥既體現著中華文化的內核,更蘊含著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為各國人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啟迪。“陰陽平衡、調和致中”“以人為本、懸壺濟世”“固本培元、壯筋續骨”“大醫精誠、仁心仁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有助于推動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日益旺盛的內生需求。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和接受,多層次、寬領域、多維度的中醫藥需求持續增長。當前,發展中國家“健康鴻溝”依然是全球健康治理的一大挑戰。據統計,全球僅10%的衛生研究預算用于防治危及全球90%人口的嚴重疾病。中醫藥具有簡、便、驗、廉的優勢,治療方式靈活、療效明顯、價格低廉,在疾病預防和醫療服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消除“健康鴻溝”,為欠發達國家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
維護健康的顯著作用。長期以來,中醫藥在我國履行國際義務、參與全球健康治理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全面展示了我國國際人道主義和負責任大國形象,用實實在在的療效贏得了民心。2017年,科摩羅實現瘧疾零死亡,發病人數下降98%,短期內實現了從高瘧疾流行區向低瘧疾流行區的轉變。得益于與中國的抗瘧合作,科摩羅有望在2025年成為成功清除瘧疾的非洲國家之一。當前,世界各國仍然面臨多重疾病威脅并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迫切需要發展中醫藥天人合一的觀念,為各國人民提供健康服務。
逐步凸顯的經濟價值。中醫藥以綠色生態、原創優勢突出、產業鏈長、促進消費作用明顯的特點,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健康服務業的巨大潛力,能夠有效提升國家外向型經濟發展活力。中醫藥有效服務于大國經濟對話機制,已經成為我國與有關國家開展戰略經濟對話的重要內容。中藥產品貿易額保持較快增長,彰顯出巨大的海外市場發展潛力。
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新時代的中醫藥人一定要深入貫徹落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征程中譜寫新的時代篇章。
秉天時,進一步拓展中醫藥文化的傳播廣度。順應全球衛生與健康體系處于發展重要時期的歷史性契機,精心構建融通中外的中醫藥對外話語體系,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用國際化語言講好中醫藥故事、傳播好中醫藥聲音、闡釋好中醫藥特色、展示好中醫藥魅力,促進中醫藥文化在全球的傳播與推廣。積極利用各種媒介和海外中醫中心,通過文化展覽、健康義診、科普講座等活動,向各國民眾講授中醫藥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知識和技能,弘揚中醫藥核心價值理念,為中醫藥產業發展營造良好國際氛圍與環境。
得地利,進一步增加中醫藥服務的共享力度。充分借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良好契機,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立足沿線各國不同發展現狀,針對當地民眾健康需求,精準選擇合作領域、模式和項目,制定實施切實的合作路線與措施,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積極推動中醫藥融入沿線各國公共衛生體系;為當地民眾提供中醫健康醫療服務,使其成為亮麗的“中國名片”。深化中醫藥國際教育交流合作。
應人和,進一步增加中醫藥成果的供給維度。以滿足人類的中醫藥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中醫藥發展為了人民、中醫藥成果惠及人民,促進世界各國人民共同享有安全、有效、方便的中醫藥服務。將中醫藥國際貿易納入國家對外貿易發展總體戰略,擴大中醫藥服務貿易國際市場準入。積極發展入境中醫健康旅游,打造融中醫藥與旅游于一體的對外健康旅游示范區。鼓勵中醫藥企業走出去,支持有實力的中醫藥企業在有關國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加快打造跨國公司和知名國際品牌。
(作者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