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6月8日電(記者林麗鸝)記者8日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獲悉:2022年度企業年報工作進入最后一個月,多地企業發現,選擇任一系統登錄一次即可全面完成市場監管和稅務年報,實現了以“數據跑”代替“企業跑”。此舉也推進了跨部門聯合監管常態化。
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企業年報工作“多報合一”,目前已在全國實現與人社、商務、外匯管理等部門的年報事項“多報合一”,相關信息一次填報,部門之間實行共享,有利于減少企業信息多頭報送,大幅減輕企業負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今年,市場監管總局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復制推廣營商環境創新試點改革舉措的通知》,在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深圳6個營商環境試點城市推行與稅務部門企業年報“多報合一”改革,并在積累經驗成效的基礎上,指導其他地區結合本地實際參考借鑒試點地區經驗做法,并已在河北、江蘇、浙江、山東等多地試點成功。
目前主要采用以下兩種報送模式:一是“一次登錄、一次填報”模式,企業選擇任一系統登錄一次即可全面完成市場監管和稅務年報;二是“數據共享、結果共用”模式,企業在稅務部門填報相關信息后,由稅務部門將信息推送至市場監管部門。
浙江今年在全省實施市場監管和稅務部門“多報合一”采用的就是第一種模式。通過用戶體系互認、年報頁面一體、填報流程銜接、重復字段關聯模式,確保企業法定代表人、財務負責人、辦稅員選擇任一系統登錄一次即可全面完成市場監管和稅務年報。此舉也將實現以“聯合報”推進“聯合管”,重點對年報數據異常的企業以跨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方式進行抽查檢查,優化監管資源,提高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浙江通過“多報合一”,減少企業年報重復數據項62個、外商投資企業年報重復數據項71個。2022年度完成“多報合一”的企業達243.3萬家,占符合條件企業的95.1%。
河北、江蘇、山東等地則主要采用第二種模式。河北采取“數據同源、信息共享”的方式,稅務部門每年年初將稅務年報中的資產狀況信息共享至市場監管部門,相關信息自動代入相關企業年報的填報環節,企業結合實際予以核對確認或調整修改后,依法在規定時限內完成企業年報的報送公示。江蘇支持企業自主選擇是否進行“多報合一”,對于選擇“多報合一”的企業,即授權省級稅務部門以數據共享方式,將相關信息提供給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兩部門之間定期開展數據比對工作,避免數據遺漏、缺失。截至目前,江蘇省已有60萬戶企業通過“多報合一”方式填報企業年報,占同期年報企業的26.64%,選擇“多報合一”的企業年報數據質量更高。山東今年支持全省各類經營主體,以授權方式自動獲取稅務部門相關信息,授權采取“一次授權終身使用”原則,最大限度提高經營主體年報的便利度。
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將穩妥有力推進年報“多報合一”,提升年報集成化水平,推動年報工作高質量發展,為構建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的信用監管機制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