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品牌智庫 > 正文

進一步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安全性(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②)

——訪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常務副主任趙昌文

加快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關系我們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近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怎樣深刻理解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內涵和意義?接下來,應當如何推動各項重點任務落實落地?記者采訪了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常務副主任趙昌文。

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如何理解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深刻內涵和目標要求?

答: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黨中央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它的內涵至少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以實體經濟為支撐。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其中,制造業是關鍵,改造升級傳統產業是根本,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是重點。既要堅持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也要用好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和人力資本等資源,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競爭新優勢。

把握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革命浪潮。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要求我國必須深度參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把維護產業安全作為重中之重,強化戰略性領域頂層設計,增強產業政策協同性,構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的有效機制。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戰略性資源支撐,從制度上落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不斷完善創新生態。堅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數字技術深度廣泛應用。

適應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要求。綠色低碳轉型會造成產業成本結構發生顯著變化,若能盡快做好各方面應對工作,就能夠在新的國際合作分工中占據更有利地位。另一方面,綠色低碳轉型也為我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新的動力。減污降碳特別是“雙碳”目標,會倒逼綠色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為我國培育產業競爭優勢提供新的機遇。

堅持高水平開放。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現代化產業體系應具有更大的開放性,我們要遵循經濟規律,堅持市場原則,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我國企業要始終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把有競爭力的產品賣出去,做好全球生產力的布局和優化。與此同時,要發揮好外資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

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積極推進“引進來”和“走出去”,加快了產業體系現代化進程。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格局發生了哪些變化?應當如何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開放合作?

答:在百年變局、世紀疫情等因素影響下,全球主要經濟體對產業自主、安全、可控和韌性的要求變高,戰略性、公共性強的產業部門和其他產業部門之間的分化更明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布局出現分散化、多中心化的趨勢。但我們必須看到,經濟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

在全球產業分工變革過程中,效率和成本導向的底層邏輯不會改變,產業結構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進行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的基本格局不會改變,發展中國家通過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實現追趕發展的模式不會改變。

在新一輪產業鏈供應鏈重構中,我國具備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潛力、完整的產業配套能力、高水平的人力資本和創新能力、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和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等優勢。保持并增強這些優勢,增強市場吸附力、產業競爭力,我國就能夠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謀求更大發展空間。

問:進一步增強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競爭力和安全性,要重點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首先,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強步伐,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針對產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存在的“卡脖子”問題,同時發揮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的作用,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創新資源,營造良好創新生態。要處理好“研”和“用”的關系,激發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不同主體的創新活力,確保高端制造和未來產業領域形成自主可控的創新鏈。

其次,要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夯實新發展格局的產業基礎。要促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及各產業之間融合發展、創新發展。以智能制造技術和工業互聯網為依托,加快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提高產業鏈的效率與韌性。

第三,要堅持開放式協同創新,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可以通過積極探索對標更高標準經貿協議的規則、規制、管理、標準,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等舉措,加強與周邊國家構建安全高效、循環暢通、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著力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