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性
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是主體意識的覺醒,生動詮釋了刀刃向內的實踐品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有力地證明了馬克思主義鮮活的實踐性和創造性,展現了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知行合一氣質。
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性。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貫穿于馬克思主義全部思想內容。馬克思主義的創立者在對工人生活和斗爭的考察和總結中進行實踐體悟,察覺到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和勞動群眾渴求解放的呼聲,逐步實現世界觀和政治立場的根本轉變。馬克思主義不僅解釋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馬克思指出:“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馬克思主義始終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在尊重客觀實際的基礎上充分肯定社會主體在歷史發展中的主觀能動性。
自我革命精神的實踐性。從實踐辯證法來看,中國共產黨百年來自我革命的歷程,是現實世界的辯證運動的自覺的反映。中國共產黨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不盲目照搬別國經驗,堅定歷史自信,發揚歷史主動,不斷取得治黨治國治軍的光輝業績。
自我革命精神的實踐性,奠基于辯證唯物論這一科學理論依據。辯證唯物論不僅強調社會存在的決定性作用,同時高度肯定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秉承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重視思想建黨、制度建黨,回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和人民群眾的需要,在知行合一的實踐中錘煉“打鐵必須自身硬”的政黨特質,在接受政治歷練和實踐淬煉中不斷增強執政本領。
自我革命精神的實踐性,貫徹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壯闊歷程。回首1921年以來的崢嶸歲月,中國共產黨始終踐行馬克思主義實踐理論,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開展整風運動以提升干部素質,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使中國人民“站起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重整黨員干部隊伍,不斷糾正干部的“左”傾和右傾等錯誤傾向,并對黨內作風進行全面整頓;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進一步推動思想解放,徹底糾正“兩個凡是”的錯誤傾向,充分調動干部與群眾積極性,幫助中國人民真正實現“富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決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推動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強起來”。
增強自我革命實踐性的未來路徑。黨的自我革命是源自實踐、觀照現實的行動自覺,是革故鼎新、守正出新的實際行動。面向未來,增強自我革命的實踐性,需從實踐品格的養成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兩方面雙向發力。
培養責任意識和銳利目光,錘煉自我革命的實踐品格。要在勇于擔當中深化自我革命。當前,部分黨內同志患上了不愿自我革命的“軟骨病”、不敢自我革命的“恐懼癥”、不會自我革命的“無能癥”。面對新征程上的新挑戰、新考驗,要興黨強黨,就必須敢于多接幾回“燙手的山芋”,在關鍵時刻“敢于亮劍”,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錘煉自身。要在日常習慣中強化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攻堅戰、持久戰,需要在日常修煉中強化能動性。黨內同志應當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讓自我檢視、自我剖析、自我反思成為一種習慣、一種信仰,讓知行合一、理論聯系實際成為一種思想自覺、行動自覺。要在見微知著中強化自我革命。實踐是復雜多變、動態發展的,需要黨員干部練就洞察世事的政治眼力,保持對亂象與誘惑的警覺和清醒。
堅持政治歷練和實踐淬煉,積淀自我革命的實踐經驗。要在實干肯干中落實自我革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征程是充滿光榮和夢想的遠征,沒有捷徑,唯有實干。”中國共產黨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安于現狀,止步不前,在未來仍然需要依靠實干肯干爭取更大的勝利。要在善作善成中推進自我革命。黨員干部應善于沉淀實踐智慧,積蓄成長力量,錘煉不斷提出真問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和本領。
發展性
從人與環境的互動來看,自我革命是黨根據內外環境、形勢任務等重大變化而進行的重大改革、自我革新與創新發展。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審時度勢,根據世情、國情、黨情的變化決定各個歷史時期自我革命的主題主線。
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性。發展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要求和活力源泉。馬克思主義是社會歷史的產物,通過廣泛吸收借鑒優秀思想文化成果豐富自身,在貫通歷史與現實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自身。馬克思、恩格斯密切關注思想理論和社會現實的發展動態,不斷審視和批判自身觀點,《共產黨宣言》發表后的七篇序言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列寧、毛澤東等馬克思主義先輩繼承馬克思、恩格斯的優秀品格,根據時代環境與國家發展的變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自我革命精神的發展性。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性,對于理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發展性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被賦予不同的階段性特征。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的蓬勃發展,與內部和外部的雙重動力密不可分。
自我革命的發展性,內源于中國共產黨強大的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天然地具有革命性。革命領導階級“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拋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陳舊的骯臟東西,才能勝任重建社會的工作”。中國共產黨的斗爭精神,熔鑄于“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中,生成于中國共產黨在斗爭中誕生、在斗爭中發展、在斗爭中壯大的歷史進程之中。
自我革命的發展性,也與世界發展、變革、調整的時代特征密不可分。從國內看,中國已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迎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面對的暗礁、潛流、漩渦越來越多。從國際看,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中國共產黨面臨著空前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亟需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進和深化自我革命。
增強自我革命發展性的未來路徑。進入新時代,越是接近宏偉目標,越要保持冷靜和清醒。中國共產黨仍需從動力機制和系統謀劃入手,增強自我革命的發展性。
堅持守正與創新的辯證統一,健全自我革命的動力機制。守正,就要守馬克思主義理論之正,遵循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守中國共產黨領導之正,發揮黨的領導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中的導向作用;守黨性和人民性之正,強化黨風黨紀建設,堅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場。創新,就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強化中國共產黨人的創新意識,做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協同推進,在制度治黨、依規治黨的前提下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建設。
做好前瞻性思考與全局性謀劃,培養自我革命的宏大視野。一是前瞻性思考各項工作。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⑤在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勇立時代潮頭,走在時代前列。二是全局性謀劃各項舉措。在矛盾疊加、事務復雜的形勢下,中國共產黨要避免陷入繁雜事項的迷霧,應發揮“坐鎮中軍帳”的統籌全局功能,從大局出發統籌推進各項事業,在多元因素交織的復雜情境中理清思路,應對挑戰。
總體而言,科學性、人民性、實踐性、發展性全景式地展現出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精神的馬克思主義特質,四者之間邏輯貫通、有機互動、融合共生,也闡明了自我革命精神具有持久旺盛生命力的基因密碼。在把黨的自我革命向縱深推進的新征程上,需要統籌把握、系統協調四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堅持以科學性為根本指引、以人民性為價值導向、以實踐性為行動遵循、以發展性為動力源泉,不斷彰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政治品格和精神本色,進一步發揚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獨特政治優勢,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匯聚磅礴之力。
(作者為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參考文獻】
①《列寧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3頁。
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67頁。
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22頁。
④《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頁。
⑤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人民日報》, 2022年10月26日。
責編/靳佳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