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不斷探索公立醫院改革,在整合資源、降低成本、推進院感防控信息化監測平臺建設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深入了解牡丹江市以加強醫療感染控制工作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與探索成果,7月13日至15日,人民日報社《國家治理》周刊副總編輯陶建群,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賀曉慧,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唐任伍,國家衛健委研究員趙艷華博士,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研究員、北郵人機交互與認知工程實驗室主任劉偉等專家學者,在牡丹江市衛健委主任劉穎,深圳市工業設計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深圳市豫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路峰等人陪同下,深入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牡丹江市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局等單位調研。
調研組專家劉偉正在介紹人機環境系統智能互動的相關理論與實踐情況
7月13日,人民論壇調研組一行與牡丹江市衛健委及醫院有關領導進行了親切交流,聽取了牡丹江市近年來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歷程以及醫療信息化建設的整體情況。近年來,牡丹江市積極推動公立醫院改革,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以降低院感為目標,不斷提升醫療管理水平。據了解,院感防控屬世界難題,全球每年有大量患者因院感而使治療復雜,或導致患者病情加重、延長住院時間,甚至殘疾、死亡。加強醫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信息化建設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為此,在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牡丹江市衛健委高度重視院感防控工作,并與深圳市豫知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出感染信息化監測平臺,通過對“透析室、腔鏡室、手術室、供應室”四個重點科室及“醫療廢物處理、公共區域環境消毒”兩個關鍵行為的監督與管理,實現對醫療機構院感防控工作的溯源管理,提升醫療機構防控的管理能力,保障人民健康安全。這個監測平臺,填補了國內這一領域的空白,并獲得了多項國家專利。調研組專家、北京郵電大學人工智能學院研究員、北郵人機交互與認知工程實驗室主任劉偉認為,牡丹江市衛健委通過構建信息化平臺,實現精準醫院感控,具有重要創新價值,正是人機環境系統的生動實踐,為醫院綜合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值得全省乃至全國醫院學習與借鑒。
調研組正在聽取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講解使用醫療感染風險監測平臺的方法與應用場景
7月14日上午,人民論壇調研組一行深入到牡丹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透析病房、內鏡室等科室,實地了解醫院重點科室醫療器械運行、消毒以及傳感器監測的整體情況。調研組專家、國家衛生健康委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賀曉慧指出,醫院感染是醫療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問題,責任重大,牡丹江醫院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醫院精準感控的創新探索,真正做到了將“以人民為中心”落到實處,不僅有效降低了醫院的感染風險,大幅提升了院感防控能力,更極大提升了醫院工作效率。
課題組正在聽取牡丹江市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局介紹通過醫療感染風險監測平臺進行監管的有關事宜
隨后,人民論壇調研組一行來到牡丹江市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局考察調研,聽取傳染病衛生監督科科長林憲東關于監督執法過程中運用醫療感染風險監測平臺進行高效監管的工作流程與重點關注內容的講解,調研組專家詢問了監測效果等有關情況。調研組專家、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唐任伍認為,牡丹江市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人員通過使用醫療感染風險監測平臺,實現了對相關數據的實時精準監測,在醫療感控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都能發揮重要作用,不僅有效提高了市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局的醫療衛生安全管理水平,也體現了治理模式的創新,是地方推動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益探索。
調研組實地了解牡丹江第二人民醫院醫療的感染風險監測平臺使用情況
緊接著,人民論壇調研組一行又深入到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走進手術室,直觀考察手術室傳感器監測情況,察看醫療感染風險監測平臺的實時性與精準性。牡丹江第二人民醫院院長張效宇向調研組一行介紹,醫療感染風險監測平臺對我們工作幫助很多,不僅精準、快捷、全面地記錄了各項醫院感控工作數據,而且減少了醫院人員以往的填寫數據工作,留存數據不占空間,快速提取、追溯便捷。調研組專家、國家衛健委研究員趙艷華博士指出,牡丹江的醫療感染風險監測平臺填補了市場空白,實現了監管有抓手,監測有數據,風險可控制,具有重要醫學價值、社會效益、醫院管理效益與經濟效益。
“人民論壇調研組關于醫院高質量發展下精準感控課題調研”總結會現場
當天下午,在牡丹江市召開了“人民論壇調研組關于醫院高質量發展下精準感控課題調研”總結會,聽取牡丹江市衛健委主任劉穎、市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局局長王瑞光、牡丹江市第二人民醫院院長張效宇,以及牡丹江婦產醫院院長、牡丹江市心血管病醫院院長等人發言后,調研組專家分享了各自調研體會,對牡丹江市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踐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并對下一階段深化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人民日報社《國家治理》周刊副總編輯陶建群作總結發言,他指出,牡丹江市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以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為目標,在全市范圍內推進醫院感染信息化建設工作,大幅度提升了醫院的工作效率,更加系統、規范、高效地開展感染防控工作,降低了醫院的感染風險,取得一系列探索成果,推動牡丹江市公立醫院走向高質量發展。牡丹江市公立醫院改革及精準感控的創新探索,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第一,牡丹江市衛健委和各公立醫院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加強醫院感控防治工作,推動衛生健康領域治理創新,研發并推出全國首家“醫院感染風險監測平臺”,提升了防控與治理能力,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第二,創新深化政企合作,拓寬了高質量發展路徑。既體現了牡丹江衛健委在市委市政府領導和部署下勇于引入并支持首創醫療感控監測平臺的大境界,也體現了深圳市豫知科技有限公司民營企業家對牡丹江“醫院感染風險監測平臺”免費投入使用、無私支持家鄉建設的大情懷。第三,推動衛生監管執法模式的變革,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行政執法的非現場化和智慧化,解決了傳統執法模式面臨的人員少、監督范圍大、時效性差、排查問題難等瓶頸,充分體現了衛生監督的現代化。第四,促進醫院往智慧治理發展方向轉變,以信息化、智慧化治理場景,不斷提升醫院管理和治理水平。今后,這方面信息技術還可以拓展、延伸應用于很多領域,前景廣闊。
調研期間,牡丹江市委書記代守侖,市委常委、秘書長、統戰部長孫濤,市政府副市長高忠遠等看望了調研組一行,并與調研組專家進行了深入交談。(鄧楚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