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要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堅定,推動國有企業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使國有企業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堅定政治方向、把準職能定位、展現擔當作為。
圍繞“國之大者”加強政治監督。立足國有企業職責使命,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等重大戰略部署加強監督檢查,善于從政治高度、政治視角審視識別業務問題背后的政治風險、政治隱患,把深化改革與化解風險一體謀劃推進,通過有力有效監督推動問題解決。在國有企業內部開展政治巡察,聚焦科技創新、權力運行、整治突出問題等方面內容,對國有企業重點單位開展專項巡察,及時發現和督促糾正在決策審批、審計評估、產權交易等重點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和偏差。強化科技賦能,將國有企業核心業務數字化,充分運用信息化平臺監管、大數據對比分析等科技手段,拓寬監督發現問題的渠道,提升監督工作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圍繞加強黨的建設構建責任監督體系。黨的領導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必須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不動搖,堅持服務保障生產經營不偏離,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助推劑。聚焦“兩個維護”,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政治監督內容,督促國有企業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堅決反對“國企特殊論”“利益至上論”等錯誤認識。充分運用“一臺賬、兩清單、雙責任、雙問責”監督機制,推動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監督落實機制,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監督,將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納入黨建考核,推動企業黨委主體責任與企業紀委監督責任貫通聯動、一體落實。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建立紀檢監察監督與巡視巡察監督、審計監督、職能部門監督貫通協同機制,促進各類監督力量整合、程序契合、工作融合。
深入整治國有企業突出問題。加大對國有企業突出問題的案件查辦力度,對線索進行排查起底,通過聯動監督、聯合辦案模式,持續查處營銷、采購等領域腐敗案件。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用好政策策略,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執紀執法全過程,引導企業干部端正態度、消除顧慮。對自覺申報、情節輕微、主動糾正的,從輕減輕或免予處理;對隱瞞不報、弄虛作假、規避監督的,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處理。堅持標本兼治、系統治理,結合查辦的重點案件,注重發現同類企業的共性問題,同步謀劃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通過用好案件通報、開展警示教育、制發紀檢監察建議等方式,深化源頭治理,加強制度建設,堵塞監管漏洞。
營造干事創業良好環境。全面從嚴治黨的目的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通過明方向、立規矩、正風氣、強免疫,營造積極健康、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堅持“全周期管理”理念,把正風肅紀反腐同推動完善現代公司治理體系銜接起來,對專項整治發現的問題劃定市場行為負面清單,圍繞完善國資監管、促進公司治理、強化內部管理、防范化解風險等重點領域加強制度建設,把紀律建設擺在突出位置,既讓鐵紀“長牙”、發威,又讓干部重視、警醒、知止,推動形成遵規守紀的高度自覺。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營造激勵干事創業的用人導向和從業環境。把廉潔文化建設與企業文化建設有機融合,深化黨性教育、紀法教育、廉潔教育,培育誠信守法、崇廉尚潔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