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高質量發展,是解決我國當前社會主要矛盾的首要抓手,是我國完成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的必然選擇。
關于高質量發展的測度問題
質量和效益是衡量高質量發展的測度。
發展是硬道理,質量是發展的永恒話題。我們應該追求質量發展水平的不斷改進和逐步提升。今天只有高質量發展,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才是解決一系列社會矛盾和問題的鑰匙。從發展的結果來看,應該表現為能夠給人們帶來更大福利效應,即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給人們帶來更大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不只是GDP數字的增大,也不只是最基本的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社保、環境等。尤其是高質量發展既強調資源有效配置,又注重協調發展、綠色發展和共享發展??傊哔|量發展體現了目標和過程的有機統一,為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提供了根本途徑。
關于效益,人們常提到的是經濟效益。其實,高質量發展不僅僅強調經濟效益、更加強調社會效益、生態效益。高質量發展不只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必須貫徹到經濟、社會、生態、文化等各領域各方面。然而,效益是一個比較宏觀的概念,難以解釋具體對象。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工作實務上講,引出可度量的高質量發展概念——“發展績效”更為合適??冃潜豢疾鞂ο笤谝欢ǖ馁Y源、條件、環境下的投入產出情況,對目標實現程度及達成效率的衡量與反饋,用它來測度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高質量發展狀況更為有效。以城市為例,城市高質量發展應該建立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強調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注重經濟與資源、環境的協調,關注民生的改善。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績效具體包括經濟發展績效、生態發展績效和民生發展績效。這樣不僅能反映城市經濟內部結構調整的情況,而且能揭示城市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和民生改善之間的關系。
今后應加強高質量發展的評價研究
描述與評價對象為高質量發展的現狀和效果,監測和評估的對象為高質量發展的過程和運行情況。對高質量發展綜合決策提供量化和科學依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于高質量發展的評價,梳理目前的研究,大體可分為三種情況:
(1)從某一方面測評高質量發展。比如大多強調的是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也有的分別關注的是民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高質量發展。
(2)基于新發展理念測評高質量發展。具體地說,構建了包含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和共享發展五個維度的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但問題是,高質量發展的機理到底是否搞清楚?五大發展理念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結果?或者說,哪些是高質量發展系統的“輸入”?哪些是“輸出”?
(3)綜合測評高質量發展。一般地從經濟、社會、生態環境三方面構建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也有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構建多維度的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需要說明的是,現有的評價方法大多基于多指標綜合評價法,采用歷史數據,最終得出綜合評價指數。
綜合以上,可以看出,目前研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局限:
(1)高質量發展的內涵界定仍然缺乏共識,有的將高質量發展簡單等同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有的含含糊糊地談高質量發展。
(2)很多只是采用某一種多指標綜合評價方法,驗證其科學合理性;或者只是把不同對象放在一起加以比較,給出排序結果,為了評價而評價。
(3)對高質量發展的評價,多考慮其發展水平(結果),而忽視其發展績效(投入產出情況),更沒有從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或機理入手。
(4)對高質量發展案例研究持續性關注不夠,無法挖掘對象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規律,無法了解制約質量改善的矛盾和問題,以便提出科學有效的對策建議。
所以,今后應結合具體研究對象,在深刻認識高質量發展概念內涵的基礎上,弄清楚高質量發展的內在機理,積極開展卓有成效的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以評促建,評建結合。
【注:本文為2023年度河海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項目(人文專項)( B230207031)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杜棟 河海大學系統工程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城市與區域高質量發展智庫首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