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國家治理的基石,關乎黨長期執政、國家長治久安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我們必須持久用力、久久為功,把新時代“楓橋經驗”理念、方法、作風運用到基層治理、夯實基礎的各方面全過程,以“基層之治”夯實“中國之治”,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黨建統領為根本牽引。實踐證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是我們做好任何工作的法寶。60年來,“楓橋經驗”之所以歷久彌新,就是一以貫之地把黨的領導作為根本保證。“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實則非常考驗各級黨組織的“綜合能力”。近年來,重慶市石柱縣充分發揮黨組織總攬全局和協調各方的作用,持續放大“黨建統領、縣鄉一體、條抓塊統”優勢,把黨組織的服務管理觸角拓延至基層治理每個末梢,推動組織聯建、事務聯議、資源聯享、服務聯抓,全面構筑縣域統籌、多方聯動、黨群融合的“黨建矩陣”,以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新時期,各地要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實踐、總結、提升和推廣“楓橋經驗”,把黨的領導貫穿于基層治理的全過程各方面,使黨對群眾和社會組織的領導、對基層治理的引領制度化規范化。
石柱縣貴和工作法研究指揮中心 人民論壇網 王博 攝
以人民至上為著力原點。“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楓橋經驗”不變的初心,也是“楓橋經驗”的核心和靈魂。近年來,重慶市石柱縣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親民為民理念作為“傳家寶”“金名片”,不斷豐富和創新基層治理應用場景,總結形成“一個目標、兩種手段、三大保障、四項重點、五治共治、六長抓實”的“貴和工作法”,傾力打造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的具有石柱辨識度的群眾工作品牌。新時期,各地要矢志不移貫徹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掌握貴和工作法的為民拳拳之心,自覺拜群眾為師、向人民學習,最大限度調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能動性、創造性,有效推動矛盾糾紛吸附于基層、化解于萌芽、止步于訴前,實現群眾訴求“一扇門進出、全流程辦結”。
石柱縣中益鄉 人民論壇網 王博 攝
以法治建設為關鍵抓手。“楓橋經驗”重法治建設,始終堅持以法治謀劃平安建設,以法治解決矛盾問題,以法治引領社會風尚,隨著時代發展和各地創新實踐,已經演變成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一套經驗做法。近年來,重慶市石柱縣不斷完善多層次、社會化、全覆蓋的“楓橋式”矛盾糾紛大調解體系,成立重慶市首家監所被拘留人矛盾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選優配強貴和工作隊伍,積極開展“莎姐”檢察官進校園、普法講座等系列活動,成功創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1個、示范村1個,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1個。新時期,各地要強化法治保障作用,引導黨員干部群眾自覺把法律作為指導和規范自身行為的準則,依靠法律手段解決矛盾,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權益,積極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
以科技支撐為創新驅動。隨著以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集群的融合發展,數字技術應用已成為推動“楓橋經驗”數字智能升級,促進基層治理優化的必然趨勢。近年來,重慶市石柱縣自主創新研發“平安鄉村·智惠農家”防控系統,將“大數據+智能化”與“楓橋經驗”深度融合,探索形成“智能化防控+貴和工作法”基層治理模式,有效破解基層治理中長期存在的難點堵點問題。新時期,各地要以數字賦能基層治理為動力引擎,引導黨員干部和社區工作者加深對基層治理數字智能化的認識和理解,跟進掌握數字化理論體系、話語體系、執行體系,將治理要素“人、地、事、物、情、組織”等數據進行空間化展示、場景式應用,以數字智能化激發基層智治活力,不斷提高群眾的信任感和滿意度。
(作者:冉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