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大國科技和產業競爭的重要領域。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2022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十四五”生物經濟發展規劃》,將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物醫藥產業作為生物經濟首要發展領域。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持續較快增長,具備良好發展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全球第二。一是產業體系完備、規模持續擴大。擁有覆蓋生物藥、化學藥、中藥、醫療器械、獸用藥、醫用輔料等門類的產業體系。過去10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醫藥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超過10%,2022年生物醫藥行業規模超過3萬億元。二是創新能力不斷增強。2012—2022年,我國累計有112個創新藥、189個創新醫療器械產品獲批上市,填補了相關治療領域國內空白。特別是,生物技術抗擊新冠疫情取得戰略性成就,診斷試劑、疫苗、治療藥物在短時間內完成應急研發及產業化,疫情以來上市疫苗15款、治療藥物6款,既有效滿足了國內防控需要,也為全球抗疫作出積極貢獻。三是國際影響力逐步提升。醫藥健康類產品對外貿易額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料藥出口國、第二大藥品和醫療器械進出口國。新藥研發國際合作增多,近年來每年有10款左右的新藥在海外申請上市,對外技術授權由2012年的2起增至2022年的44起。
但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一方面,基礎研究環節依然薄弱,研發經費和人員投入相對不足,設施平臺建設有待加強,顛覆性原創成果不多,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底盤尚不牢固。另一方面,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先進治療技術等仍以進口為主,部分產業鏈關鍵環節脆弱,世界一流企業和產業集群缺乏,搶抓全球生物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贏得生物醫藥產業國際競爭主動的創新能力還不強。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開啟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新征程。生物醫藥產業是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保障,也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前沿陣地,發展前景十分廣闊。應堅持規劃引領,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持續加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能力建設。
一是夯實產業基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強化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牽引作用,建好用好蛋白質科學、轉化醫學研究、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等設施,鼓勵依托設施建設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加強運行開放共享。在疾病防治、新藥研發、生物安全等領域,加快國家實驗室建設,布局建設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統籌布局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為生物安全相關藥物疫苗研發提供平臺。圍繞新藥創制、腦科學、合成生物學等領域,組織實施科技創新重大項目、重點專項,實現原創性引領性突破。推動具備條件的大型醫院建設研究型國家醫學中心,加強產學研醫用融合,促進原創成果臨床轉化。
二是統籌補鏈強鏈,強化安全供應保障水平。實行“揭榜掛帥”“賽馬”制度,圍繞創新藥、醫療器械、現代中藥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開展產業鏈協同攻關與集成驗證。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發展,在平臺、項目、投資、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打造研發、臨床、制造、流通完整產業鏈。實施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融合應用工程,提升藥物研發生產和臨床診療效率。促進生物醫藥產業與生物制造產業融合,開展合成生物學、新型藥物分子等技術創新和應用示范。發揮生物醫藥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推動與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引導骨干企業制定供應鏈風險應對預案,增強對關鍵原材料、零部件產需失衡等風險的應對能力。
三是優化政策環境,激發產業創新發展活力。以城市為載體布局生物經濟先導區,探索構建與國際接軌的生物醫藥產業政策體系。進一步健全藥品和醫療器械優先審批政策,鼓勵創新藥境內外同步研發申報。加快推進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完善委托生產管理。探索建立符合中藥特色的新藥開發和審批體系。大力發展商業健康保險,提高患者對未納入基本醫保的創新藥物和新型醫療技術的可及性。改進臨床用藥政策,鼓勵使用性價比高的新藥。持續實施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民營企業發展等政策,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鼓勵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在細胞治療、中藥和中醫醫療器械注冊監管等領域開展改革試點。
四是深化開放合作,“走出去”“引進來”融入全球產業創新體系。支持國際生物醫藥企業在國內投資和產能布局,鼓勵國內企業與國際企業進行多種形式合作,加快融入國際產業鏈。深入參與國際監管規則制定,細化跨境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在分段、委托生產等領域規定,推進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互認。研究優化出口政策,支持獲得國外認證的國產醫療產品對外出口。用好“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進博會等平臺,以及中古(巴)等生物雙邊合作機制,推動原料藥、中藥、疫苗、醫療器械等出口,開拓東南亞、拉美、非洲等市場。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在境外建立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營銷網絡,提高國際市場運營能力。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