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作為黨領導下的國資央企和航天事業的骨干力量,航天三江17所深刻領悟高質量發展內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時代課題,以實績實干繪就高質量發展四重底色。
以同心向黨的政治自覺繪就忠誠底色。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發展的“定海神針”。17所以忠誠之心跟黨走、以系統思維強黨建,按照“強思想、樹示范、促融合”的黨建工作思路,當好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堅持以思想政治引領夯基鑄魂,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完善“第一議題”及時學、專題研討深入學、專家輔導帶領學、紅色基地現場學的“四學”機制,建立班子成員帶頭講、先鋒模范現身講、一線骨干日常講的“三講”模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政治理論宣講和形勢任務教育深入基層一線,努力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取得實效。堅持以支部示范樣板建強堡壘,持續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推行“三基三化”基層黨建工作模式,堅持強化基層班子、遵守基本程序、夯實基礎工作,做到標準化要求、特色化建設、系列化開展,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堅持以黨建共建模式融入中心,將黨的組織建在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上,以“黨建鏈”帶動“發展鏈”。通過組織聯建、發展聯謀、活動聯辦、成果聯享,推進黨建與科研生產經營全融真融深融,進一步凝聚鏈上發展合力,著力為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確保高質量發展的信心、決心、恒心更足。
以矢志報國的航天精神繪就強軍底色。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17所以鑄劍之心履首責、以擔當精神謀發展,圍繞航天強國建設和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目標,認真落實、自覺承擔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建設要求。堅持發揮“鑄重器”的先鋒隊作用,聚焦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緊跟科技發展之變、時代演進之變,積極打通技術需求、能力需求、基礎需求一體化鏈路,打造更多填補空白、開創先河、管用好用的“國之重器”,為航天強國建設積極貢獻力量。堅持發揮“穩增長”的主力軍作用,以更好服務國家戰略、更加聚焦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全面探索構建適應新發展格局的新機制、新模式、新路徑,利潤總額、營業收入兩項指標連續10年平均增速超過20%,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營業收入、人均利潤等價值創造能力指標處于行業領先、國有企業優秀水平,努力實現發展質量、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確保高質量發展的志氣、骨氣、底氣更足。
以守正創新的歷史主動繪就創新底色。高質量發展是創新驅動的發展,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自立自強不僅是發展問題,更是生存問題。17所以進取之心破難題、以開放意識促創新,始終把創新放在全局工作核心位置,秉承“總體戰略引領、重點項目驅動、關鍵核心在手”的創新思路,推動形成獨特優勢。堅持以高水平供給賦能發展,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以引領智能控制技術發展為己任,聚力基礎研究、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進一步下好戰略性、前瞻性、顛覆性技術創新的先手棋,不斷提升應對時代變局的抗壓能力、對沖能力和反制能力,為增強國家發展力、引領力、生存力提供戰略支撐。堅持以高層次開放推動創新,堅持“開放辦所”發展理念,不斷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著力構建“開放基金牽引前沿探索+技術專項推動共性研究+揭榜掛帥激勵專項攻關”的協同創新機制,搭建了以兩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多個創新組織為依托的“2+X”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創新平臺,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全力圍繞推動航天防務裝備創新發展取得新突破矢志攻關,確保高質量發展的潛力、動力、張力更足。
以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繪就人本底色。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17所以為民之心辦實事、以人民立場聚合力,把職工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精心育人、為人,以“大民生”轉動“大發展”。堅持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定位,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戰略思想,大力實施面向高端人才的頭雁領航、面向領導干部的鴻雁奮飛、面向菁英骨干的成雁展翅、面向新進員工的雛雁豐羽“四雁齊飛”計劃,對高端人才引進“一事一議”、人才選樹“特事特辦”,構建積分制人才定量評價體系和定量化績效激勵機制,為激活“一池春水”匯聚眾智。堅持辦好民生實事的發展宗旨,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用好調查研究的方法路徑。真正了解和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難題,做好全過程關心關懷和服務保障工作,持續滿足職工群眾對收入水平、享受生活、陪伴家人等美好生活的向往。認真做好職工群眾切身有感的關鍵小事,切實把職工群眾的“問題清單”和“民生清單”變成“幸福賬單”,不斷集聚航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依靠力量,確保高質量發展的激情、熱情、溫情更足。
(作者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航天三江17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