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無遠弗屆,安全如影隨形。9月7日下午,2023蘇州市網絡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在相城區舉行,宣傳周期間,蘇州將廣泛開展“校園日”“電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個人信息保護日”6大“主題日”活動和250余項網絡安全系列宣傳活動,全方位、多層次開展網絡安全科普教育,大力營造網絡安全人人參與、人人有責、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
扎牢意識形態“根”,澆筑網絡文明“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對網信工作的領導全面加強,我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事業取得重大成就。從堅持黨管互聯網,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到堅持網信為民,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再到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可以說,我國網信事業正在步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不僅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堅實支撐,也讓億萬人民收獲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網絡是一把伴隨科技而來的雙刃劍,它的開放性、共享性、多元性、實時性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同時也滋生了很多網絡亂象。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將網絡安全擺在首位,牢牢守住網絡安全底線。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隨著互聯網產業在中國興起,我國始終堅持法治先行,一件件制度機制、一條條“治網”之策、一個個專項行動,從規范虛擬世界里的行為,到劃定用網、辦網“紅線”,我國互聯網產業始終在法治軌道上破浪前行、行穩致遠。打造網絡安全空間和網上良好秩序,既要加大整治力度,更需高懸“法律利劍”,方能讓每一個觸網、用網的人嚴守法紀底線。
無論是“95后”青年評彈演員用蘇州評彈的方式改編流行歌曲,以新媒體手段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是自媒體人通過時代老兵仿妝、非遺文化仿妝還原英雄事跡,用新視野、新手段、新方式為傳統文化注入新活動……網絡上無數個充滿正能量的精彩故事,展現了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引發眾多網友的關注好評。事實證明,只要我們當好網絡強國建設的“宣傳員”,做網絡強國建設的“引領者”,就能激發出共建網絡安全的正能量。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風清氣朗的網絡生態是人民群眾的共同期待。通過舉辦網絡安全宣傳周,以大家愿意看、看得懂、記得住的形式和內容,不斷筑牢、織密著網絡安全的“防護網”。可以肯定,網絡空間每個“細胞”都行動起來,在筑牢網絡安全之基的同時,互聯網這個“最大變量”也將越來越成為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