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甸甸的谷穗、黃澄澄的玉米、金燦燦的稻粒、圓滾滾的核桃……絢爛九月,三秦大地處處豐收盛景,辛苦耕耘大半年的人們迎來了收獲的季節。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近年來,中國移動陜西公司聚焦“三農”,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成果賦能智慧農業發展,用科技助力農作物增產、農民增收,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數智監測 科技下地助增收
9至10月,榆林市馬合鎮麻生圐圙村的玉米進入采收期,一望無際的玉米田和農戶忙碌的身影構成了一幅壯美的田間豐收圖。在田間地頭,佇立著一個個鐵箱子、顯示屏、監測器……這是中國移動打造數字玉米項目的“黑科技”——數字化監測設備。
數字玉米項目功能齊備,通過專用APP,滑動指尖就能完成玉米全周期生長管理。“蟲情監測”系統可自動實現誘蟲、拍照、AI辨認蟲體,智能分析出區域內的害蟲種類,指導農民科學預防;“氣象監測”“土壤墑情監測”系統,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傳輸氣象環境、土壤墑情數據,為農戶生產管理提供依據。各種功能齊上陣,讓農田管理更輕松,助力玉米奪高產。
云上稻田 解鎖種地新花樣
臨近中秋,水稻“開鐮”,漢中青橋驛鎮社火坪村豐收忙,田間的稻茬散發著陣陣清香。為帶領鄉親們增收致富,中國移動陜西公司駐村第一書記帶頭將撂荒的100畝梯田利用起來,為農田裝上智慧攝像頭,開發線上小程序,創新打造“生態+旅游”的“云上農業”新模式,一頭托起村民們的致富夢,一頭連起城市居民的鄉土情。
打開小程序,就能認領一塊自己的“云上稻田”,用戶不僅可以查看秧苗的長勢,在秋收時節收獲有機大米,還可以預約參加插秧、施肥、除草、放養稻田魚、收割、曬谷等農業生產活動,與一家老小、親朋好友體驗農村田園生活。
智能倉儲 糧食安全有保障
糧食儲藏也是收獲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在安康市漢陰縣智慧糧庫,工作人員忙碌地指揮著車輛停靠、抽檢、過磅、入庫,現場秩序井然。中國移動陜西公司安康分公司綜合運用物聯網、傳感器、大數據等技術,助力漢陰縣中心糧庫完成了智能化升級改造,全面提升了糧庫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糧食質量監測預警能力,夯實糧食安全“壓艙石”。
負責智慧糧庫建設的移動工作人員介紹:“我們搭建的糧食出入庫、智能倉儲、綜合糧情及視頻遠程監控等系統,可助力糧庫實現信息化、可視化管理,降低糧食儲存損失損耗,提高經濟效益。在糧庫信息管理平臺,糧庫的溫濕度、氣體濃度、庫存數量、遠程監控等信息一應俱全,工作人員坐在電腦前就能一手掌握,勞動強度降低了,精細化管理水平則越來越高。”
智慧果園 掌上打理更高效
銅川市耀州區猛虎村天丘智慧蘋果園占地約600畝,人工巡視巡檢工作量很大,依靠果園邊界地帶的60個智慧攝像頭和辦公區域的中心控制大屏,果園把“多人巡視”變“一人監控”,大幅度縮減成本開支,也提高了園區安防和日常管理工作效率。
園區內還布放了智慧農業專用環境監測儀,能為果農提供土壤溫濕度、降雨量、風向風速、光照度、大氣壓等信息,為科學種植提供數字化決策依據,“掌上打理”科學精細,可以提高果樹產量和果實品質,助力果農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
雙千兆直播 線上銷售渠道廣
“核桃營養豐富,常吃對健康有益,我們這里產的更是皮薄個大,歡迎大家下單……”直播間里,一個個圓滾滾的大核桃很是吸引眼球,主播正在向觀眾大力營銷宜君核桃。
銅川市宜君縣核桃產業歷史悠久,9月正是上新時節,利用移動高速千兆網絡,當地農戶正在開展直播帶貨活動。通過網絡平臺,新鮮的核桃直接從農戶抵達消費者手中,減少了流通環節,讓消費者受益,也為農戶帶來了更多收益。
咸陽市十里塬鎮仙家河村的蜂蜜、渭南市華州區金堆鎮的羊肚菌、安康市壩河鎮的土雞蛋……直播帶貨讓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來到百姓餐桌。依托移動優質5G網絡覆蓋,手機正逐漸成為“新農具”,各地網絡直播帶貨發展如火如荼,不僅打通了銷路,激活了產業,更甜了農民、樂了市民,為鄉村產業振興插上“云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