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在論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部分時,專門將“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重要內容進行強調,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時對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也進行了強調,指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堅強物質支撐。”可見,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上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對于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必要性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完成好這一首要任務必須建設好現代化產業體系。但是,當前我國產業體系在總體上還存在大而不強、質量有待提升、全球競爭力不足等問題,必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才能更好適應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實現產業鏈和科技鏈安全自主可控的必然要求。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70余年的發展,我國已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這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基礎性支撐,但在芯片等高科技領域還存在易受西方國家技術封鎖影響的問題,必須建立安全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重要體現。當前我國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產品供需錯配、供給質量不高等問題。充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生產出能夠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高質量產品。
加快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路徑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在經濟發展中應防止經濟“脫實向虛”問題,牢固確立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根基的總基調,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以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走深走實。從中央到地方建立有利于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系統、全面的支持體系,包括從財政資金、財政補貼、稅收、貸款等方面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大幅度支持。發揮好創新對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國家層面應重點打造一批攻克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基地,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的根基。
統籌好安全和發展,推動重點產業、民生產業的高質量發展。產業安全、產業的自主性對于一個國家的獨立自主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應高度重視核心產業的安全問題。為此,必須通過切實舉措,在統籌好安全和發展的關系中,推動重點產業、民生產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加快補齊事關安全的重點產業、重點領域短板,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另一方面,從資金、政策、環境等方面加大對重點產業、民生產業的支持力度,集中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行業引領力的現代化重點產業、民生產業集群。
發揮好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發揮科技創新在推動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方面的作用,實現技術創新與政策制度創新的統一和聯動。發揮好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是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的關鍵,也是走好中國式現代化之路的關鍵支撐,必須通過切實舉措予以推動。注重頂層設計,加快建立有利于在創新引領下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的宏觀指導政策。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高端裝備等新技術、新科技的產業化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提升新技術、新科技在經濟增長、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的貢獻率。鼓勵各地方政府建立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園區,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平臺保障。
加快構建適應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現代化服務業新體系。加快服務業的發展,既能夠通過服務業自身生產率的提升促進經濟增長,又能夠為工業、農業的發展提供更好支撐,進而促進經濟增長。為此,一方面需要通過政策支持體系創新,為構建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現代化農業深度融合的發展體系提供政策支撐,提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發展能級。另一方面,積極對標世界一流服務業建設標準,加快制定世界一流服務業建設標準體系,為建設現代化世界一流服務業新體系提供依據。
加快建立現代化物流體系,為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提供通道保障。流通領域的創新發展受到技術進步、分工深化、交易成本等因素的影響。流通在社會再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流通體系建設對于新時代新征程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均具有重要作用,而要建設好現代化流通體系,必須通過切實舉措建立貫通國內外的現代化物流體系。一是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傳統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為現代化物流體系的構建提供基礎保障。尤其是要加大對鄉村、中西部地區新型基礎設施、傳統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補齊城鄉、區域之間的基礎設施短板,打造城鄉一體、區域一體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二是加大推動物聯網技術與物流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加快打造智能化、便捷化的現代化物流體系。三是通過政策、資金、貸款等方式加大對各大物流企業的支持力度,引導各大物流企業積極到農村地區、中西部地區進行布局、設點,從而形成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物流體系。四是以“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為抓手,加快“一帶一路”現代化物流體系布局,形成聯通國內外的現代化物流體系,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供通道保障。
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強大數字產業集群。數字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經濟形態,對于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增加經濟發展的綠色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成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我國產業全球競爭力、促進我國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的重要支撐。實踐表明,數字經濟已成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力量,其在GDP中的比重近年來持續提升。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必須推動數字經濟、數字產業高質量發展,建立強大的數字產業集群。既推動數字產業化發展,建立具有較高附加值和強大產業鏈條的現代化數字產業體系,又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產業數字化發展。同時,建立有利于數字技術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數字產業化發展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提供可持續的科技支撐。
(作者:程恩富 陳 健,分別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