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投入大、周期長,希望得到更多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雖然我們是上市公司,但也有不小的信貸融資需求”“希望有更多匹配我們這樣正從初創期邁向成熟期的科創企業的金融產品”……采訪調研中,不少科創企業都反映,隨著科技創新活動越來越復雜、技術迭代周期越來越短以及競爭日益激烈,科創企業的金融需求也越來越強,越來越復合、多元。無疑,這對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當前,從金融體系看,我國科創金融制度和市場體系正在持續健全。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框架、市場機制不斷優化和完善,金融支持工具日益豐富,已經初步建成包括銀行信貸、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創業投資、保險和融資擔保等在內的全方位、多層次的科創金融服務體系。
從資金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的角度看,取得成效同時,在金融有效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上,仍然存在短板。例如從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來看,初創企業融資可以獲得天使投資、風險投資、政府基金等股權融資,較為成熟的科創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上市企業也較容易獲得信貸融資。但處于初創期和成熟期之間的科創企業,有一些尚不符合上市條件,但又已過了早期風險投資階段,與這些科創企業相匹配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還不夠豐富。同時,從科技創新的鏈條來看,股權投資等直接融資適用于支持前沿探索性技術創新,信貸等間接融資適用于支撐漸進式技術擴散。隨著我國向科技前沿不斷進發,科技創新對直接融資的需求越來越高,但目前我國科技金融供給結構仍以間接融資為主。
推動創新鏈和資金鏈更加無縫銜接,不斷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需要匯聚合力、加大力度補短板。一方面,要進一步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持續深化注冊制改革,持續優化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完善信息披露及科創屬性評價等制度,提高科創企業直接融資比例,改善融資結構。另一方面,要提高銀行保險機構支持科技創新的適配性,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建立單獨的科技企業信用評價模型,持續更新迭代新的信貸審核模型,并鼓勵金融機構進一步設立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加快完善科創金融專營服務體系。通過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條腿走路”,發揮合力,不斷延伸覆蓋科技創新全鏈條、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資金鏈。
同時,金融系統、與科技創新相關的各方要共同構建良好的科技金融生態環境。政銀企要進一步加強對接,加強科技型企業信息庫建設,引導金融資源更加精準地支持重點科創領域,進一步探索政府對科創企業增信和風險補償機制,同時發揮專業部門的認證作用,更好量化評價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為更多金融機構提供決策依據。通過更加緊密的部門聯動和政策協同,科技金融所帶來的動力會更加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