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應邀參加“煙臺市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調研會”。剛才,我們觀看了煙臺市委黨校播放的《勇立潮頭爭一流》宣傳片,又聆聽了煙臺市委黨校劉永軍副校長關于全市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情況的介紹,這次來煙臺市委黨校參觀、調研、學習,我深受啟發,也受益匪淺。
煙臺市委黨校推進全市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創新項目,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直面基層黨校系統普遍存在的“教師數量不足、師資力量不強、科研咨政水平不高、教學資源共享不夠”四大難題,堅持“建設大黨校、全市一盤棋”原則,在“隊伍賦能、教學夯基、科研提質”上下功夫,并有效整合全市黨校系統教學科研資源,探索打破傳統的上下級黨校、同級黨校之間各自封閉的辦學局面,以一體化推動全市黨校事業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從而取得了明顯成效。其探索與經驗,從理論層面上講,值得研究;從新聞價值上說,值得關注;從運用推廣上看,值得總結。這對其他地方的基層黨校創新與發展,有很好的借鑒與啟迪意義。煙臺市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的探索與實踐,我認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呈現的價值意義
煙臺市委黨校堅持以《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為根本遵循,創新思維、凝聚共識、務實合作,不斷探索拓展一體化辦學新途徑、新領域、新機制,在全市黨校系統內一體化辦學實踐、教研咨管一體化改革、辦學質量一體化建設等方面呈現出新氣象,為新時代基層黨校高質量發展積累了有益經驗。
從煙臺“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這個創新課題研究情況來看,地方黨校推進“隊伍建設一體化、教學工作一體化、科研咨政一體化、服務保障一體化”,除了煙臺市委黨校所總結的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具有“政治意義、組織意義、經濟意義”之外,我覺得,還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價值意義。
第一,一體化是貫徹“黨校工作條例”的有效載體。2019年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工作條例》提出,市(地)級以上黨校(行政學院)牽頭制定本行政區域內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建設和發展規劃;對下級黨校(行政學院)教學、科研、智庫建設、師資培訓、服務保障等工作進行調研,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制定科學的辦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和辦法,會同有關部門對下級黨校(行政學院)工作進行評估。同時,《中國共產黨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工作條例》還指出: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研究,重點研究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展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承擔黨委和政府決策咨詢服務。
煙臺市委黨校推行的“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這是黨校功能定位的要求,是貫徹《中國共產黨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工作條例》精神的具體體現,更是超前落實《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2023-2027年)》的有效舉措。
第二,一體化有助于黨校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一是實現兩個轉變:黨校從既注重理論研究,同時也向注重現實研究轉變,由服務黨校工作向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轉變。二是提供咨詢服務:黨校始終以教學、科研為基礎,進一步深化具有參考價值的應用研究成果,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咨詢服務。
第三,一體化有助于促進黨校自身可持續發展。黨校要充分發揮干部培訓的主渠道作用,實現科學化、可持續發展,必然要求教研咨一體化。對黨校而言,實現教學科研一體化,就是要使教學和科研融為一體,共同成為服務黨校工作大局的有力抓手。
二、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推進的 “三個要點”
煙臺市委黨校針對黨校系統存在的“四大”突出問題,在全市提出“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的戰略,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明顯成效。我認為,其基本經驗主要是立足“三點”,實現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整體推進。
第一,把握根本點:理順機制體制,破解“怎么統”的問題。創新機制是關鍵。今年3月,煙臺市委黨校組織開展的一體化工作,能夠在不改變現有行政隸屬和管理體制基礎上,利用半年多的時間探索與實踐,就實現了“三大變化”,即:一體化工作,實現了從被動開展到主動謀劃;教學工作,實現了從封閉單一到共享提升;科研工作,變力量不足為協同進步,從而有效推動了各項工作的開展。這主要得益于機制體制的理順。比如:教學領域,推動實施“五位一體”課程質量提升機制;科研咨政方面,推動實施“五個一”工作機制;隊伍建設方面,推動實施“1+6+13”特色黨建和業務能力提升工作機制;服務保障方面,將一體化工作分解成任務清單,納入全市黨校系統業務指導考核體系,形成定期調度制度。同時,煙臺市委黨校還充分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在市委黨校與區(市)委黨校之間、區(市)委黨校與區(市)委黨校之間,共同建立資源共享、教學交流、科研協作、人才共育、信息互通、服務融合的一體化組織、運行和管理機制,推動形成全市黨校事業內涵式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此外,煙臺市委黨校還建立名課共享機制、競賽提升機制等,各項創新工作機制的推行,一方面,為兩級黨校一體化聯合聯動明確了目標方向;另一方面,通過新的工作機制,充分調動了各參與方的內生動力。
第二,找準著眼點:厘清目標任務,破解“怎么干”的問題。科研咨政一體化方面,注重發揮市委黨校統籌和組織協調作用,比如:推行“五個一”機制:實施能力提升計劃,每月組織一次講座培訓;實施精準結對提升計劃,不讓一家黨校掉隊;聚焦重點課題合力攻關,建立一體化指導機制;組建全市黨校決策咨詢專家庫,拉起一支精干隊伍;開展全市黨校決策咨詢攻堅行動,打造一個黨校咨政的煙臺品牌。與此同時,制定印發《全市黨校系統精準結對提升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和舉措,采取“強弱結合”的方式,建立工作會商機制,重點解決13家區(市)委黨校發展水平高低不平問題,做到有的放矢。
煙臺市委黨校還從決策咨詢選題、競課比賽、研讀經典活動、科研咨政對接等方面,全面提升教師專業能力與授課水平。
第三,抓住關鍵點:注重共建共享,破解“怎么融”的問題。煙臺市委黨校一體化改革舉措,注重構建共建共享共用平臺,統籌使用全市黨校系統教學科研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資源利用最大化、成本節約最大化,實現了1+1>2的效果。比如:“五庫一課堂”(即全市黨校系統骨干師資庫、全市黨校系統課程庫、現場教學資源庫、多元化師資庫、教師學科信息庫,黨校精品云課堂)、大圖書館資源共享平臺全面建成,為提高全市黨校系統整體辦學水平提高提供重要資源支撐。全市黨校系統教學資源共享理念已經形成,“五位一體”課程質量提升機制已實現常態化。堅持共建共享,發揮“五位一體”作用, 全市黨校系統教學質量全面提升。
三、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的思考認識
教學科研一體化是牢牢堅持黨校姓黨的根本要求,是充分發揮黨校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的必然選擇。黨校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必須做到教學科研一體化,使教學和科研能夠充分發揮黨校的特色和優勢,即服務大局特色、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特色、思想庫特色,在黨校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和知識教育這一主體框架中融教學與科研于一體,才能充分發揮主渠道和主陣地作用。推動教學、科研與決策咨詢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實現教研咨一體化,是黨校發揮好“干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決策咨詢”職能作用的重要途徑。
首先,要正確認識教學與科研密不可分。教學和科研是黨校工作的基本環節和主要工作。科研的科學定位為教學提供了堅實基礎。科研的深度決定教學的高度,黨校教學要體現和保持深厚的理論基礎、堅實的實踐基礎、雄厚的學科基礎,必須依靠科研提供的堅實保障。
其次,教師是實現教學科研一體化的主體。作為這一主體,一方面,教師要加大對黨校課程本身的研究力度,同時應當認真研究教學自身的規律,使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除具備相應的科研基礎和學理支撐外,更使教學自身在科學軌道上實現健康發展;另一方面,教師要大力改進和創新教學方式方法,不斷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體現出蘊含的科研基礎,使得教學和科研融為一體。
最后,管理部門是實現教學科研一體化的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的行政管理、信息化管理和后勤服務人員,是辦好黨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鼓勵他們愛崗敬業,不斷提高科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為黨的干部教育培訓事業服務。”這為教學科研一體化的服務和管理提出了全新要求。
以上三點思考與認識,來源并得益于煙臺市委黨校探索“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的實踐啟發。實際上,煙臺市委黨校已切切實實做好了這三方面的工作,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推進黨校事業一體化,是遵循黨校辦學規律的重要體現,也是新時期黨校辦學新理念的延伸和發展。今后,基層黨校如何保證課堂教學“有內容”,理論宣講干部群眾“聽得進”,科研成果“接地氣”,決策建議黨委、政府“用得上”等方面,還要進一步拓寬思路、明確方向。教研咨一體化項目如何做到“上接天線、中接各方、下接地氣”,如何以系統思維推進教研咨一體化,在強化教、研、咨的結合、融合上下功夫,以提升黨校整體辦學實力。以上這些問題,還需要我們進一步進行深入研究。
理論來源于實踐,創新經驗在基層。總而言之,煙臺市委黨校推進全市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創新項目,我覺得,是值得研究、總結、宣傳與推廣。
(作者:陶建群,系資深媒體評論員;該文為2023年11月5日在“煙臺市黨校事業一體化發展調研會”上的點評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