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電信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目標指引,以科技創新為發展引擎,攜手產業伙伴推進共鏈行動,積極固鏈、補鏈、強鏈、塑鏈,供需匹配、協同創新、成果共享、生態共建,持續打造互利共贏共同體,激發產業鏈發展新活力。
云網融合 共筑安全可信數字底座
西域新疆,醫療云平臺助力全區醫療數“智”化;東部山東,5G智能倉項目有效實現海爾日日順降本增效;南疆廣西,雙千兆提升政務服務效率,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北國黑龍江,物聯網賦能農業生產,開啟鄉村振興新模式。祖國大江南北,數字化浪潮涌起,“上云用數”創造了內容豐富、便捷可及的數字化新體驗,演繹著“科技改變生活”的時代故事。
這一切離不開以云網融合為核心特征的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電信積極探索和實踐“云網融合”,持續建設高速泛在的精品千兆網絡和5G精品網絡,構建通算、智算、超算一體化的算力基礎設施,全面推動5G、算力、云、AI、大數據、安全等多要素的聚合創新,與產業各方深度合作、共同推進,筑牢數字經濟發展底座。云網融合不是簡單的云和網的疊加,中國電信通過云網技術耦合聯動,5G核心網全球率先實現三層解耦。同時,積極擁抱云原生,攻克云操作系統等關鍵核心技術,自研新一代云網運營系統,實現云網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在云網一體基礎上,自主研發云網安全管理平臺等關鍵核心技術,積極構建覆蓋31省云網邊端的安全能力池,實現安全能力按需隨選和彈性部署,構筑了安全可信的新格局。
云網融合建設高質量的智算基座,離不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通力合作,中國電信正積極聯合芯片、服務器、網絡及數據中心等產業各方共同打造面向智算的高速無損、確定性網絡,定制新一代液冷服務器,推進傳統數據中心向支持全液冷架構的AIDC演進,進一步提升云網融合算力基礎設施的能力。
產數融通 共啟高質量發展新篇
數據正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生產要素。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聯手中國電信天翼云,打造的基于“靈澤”的“海南省數據產品超市”構建了一體化的數據要素綜合交易服務體系,引進了阿里云、中國銀聯、華控清交等上千家大數據企業進行數據產品開發生產、供需對接、流通交易,如今已匯聚千億量級政務數據、社會數據和互聯網企業數據資源,上架超過930個數據產品,與全國700多家企事業單位開展合作交流,交易額超過4億元,深度釋放了數據要素紅利。
近年來,中國電信積極推動數據共享融通,通過司庫數據平臺以“信用數據+信用模型+信用評級”建立客戶信用評級體系,支撐移動支付行業客戶信用服務,實現從業務源頭管控,加強歷史信用風險監控,整合供應鏈金融為產業生態賦能。中國電信與政務、工業、衛健、金融、教育等領域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產業數字化平臺,聯合開發行業大模型和智能化應用,賦能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中國電信打造的星河AI平臺,支持自有及生態伙伴的算法,滿足各類客戶和合作伙伴的快捷接入、按需調度?;谄脚_推出百億參數城市治理大模型,目前“星河通用視覺大模型2.0”已遷移應用于城市治理場景的多項下游任務中,覆蓋智慧城市、市容治理、惠民工程等場景,落地安徽、山東、湖南、天津等13個省市。
開放合作 共建互利共贏新生態
中國電信秉持“開放、共享”理念,聚焦“云、網、數、智、安、量子、數字平臺”等戰略性新興領域,不斷優化產業鏈上中下游供需對接,開展場景、研發、資本和供應鏈四個維度的合作融通和生態共建。
在場景合作中,中國電信將發揮客戶、渠道、場景優勢,與各類合作伙伴共同壯大產業生態。10月,中國電信與中國銀行、中國聯通跨界合作推出的數字人民幣SIM卡硬錢包,作為運營商聯合合作伙伴打造的新一代SIM卡應用,目前已在軌交、校園、養老等多個場景首發應用,為用戶提供一卡式服務解決方案,也為產業鏈參與者提供了普惠便民安全體驗的新抓手。
在研發合作中,通過共享研發平臺,提供技術策源,加強產業鏈各環節供需對接,加快協同創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以5G發展為例,中國電信打造能力開放的企業級數字化平臺,推出5G融合創新合作計劃,目前已涵蓋RedCap、融合定位等13個方向,創新試點項目近200余個,進一步繁榮了5G產業生態。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中國電信將始終以加強技術創新為核心,在技術、應用、渠道、服務四大方向構建開放共贏的生態大體系,同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加務實的生態合作,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