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中核華泰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華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調查研究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梳理企業發展的歷史脈絡,系統提煉發展的經驗教訓,立足當前新情況、聚焦時代新要求、用足調查研究真功夫,推動公司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
因核而生,胸懷“國之大者”。中核華泰始建于1958年,承擔我國第一套、第二套、第三套鈾濃縮廠等重大工程的建設任務,在國家經濟、技術基礎薄弱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的情況下,自覺用好調查研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克服一切困難,先后搶建五○四廠、八一四廠、四○五廠,為“兩彈一艇”和國防三線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
因深而轉,不忘“初心使命”。1981年,中核華泰整建制進入深圳,面臨從計劃經濟到向市場“找米下鍋”的巨大轉變,公司堅持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找準企業發展“金鑰匙”,為特區發展鋪路架橋、添磚加瓦,被喻為深圳特區“拓荒牛”。在主輔分離、下崗分流、分立改制市場浪潮的洗禮中,中核華泰通過調查研究準確把脈不同時期企業發展主要矛盾,實現了分立式初期“老公司保穩定、新公司謀發展”的目標,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穩住了“基本盤”,夯實了發展的根基。
因融而變,牢記“主業主責”。2018年,中核華泰在兩核重組之際融入中核集團黨組要求,聚焦工程建設主業、聚力“雙線雙區”發展主責,將調查研究作為一項基本工作方法,貫穿于市場化經營和改革發展始終,外拓市場、內強管理,接續奮戰“十三五”,為“當好中核集團、中國核建參與灣區建設的先鋒”奠定了堅實有力的基礎。
黨的二十大以來,面對國際國內嚴峻復雜的形勢,中核華泰在邁向“灣區先鋒、打造新華泰”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面臨的新問題、新挑戰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更為繁重、更為緊迫。這客觀要求我們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守正創新,運用系統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以“辦好華泰的事關鍵靠華泰人自己”的信心信念,通過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找到屬于中核華泰自己高質量發展的方式方法。
致力求真,注重調查與研究有機結合。要探清問題本質,找到解決問題辦法的路徑就必須深入基層調查,廣泛收集信息、獲取真實新鮮資料,經過一番交換、比較、反復的研究,從而得到深刻且系統的認識。在推動中核華泰高質量發展過程中,主動用好黨委書記員工接待日、職工思想動態調查、年度民主生活會等渠道,廣泛征求職工群眾對提升公司經營質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改革攻堅克難等方面合理化意見建議,做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如針對行業“兩金”典型問題,各級領導班子深入一線調查了解其形成的項目群體、客戶特點、原因機理等,在取得一手信息后,及時與業務部門、二級單位、項目部深入討論、充分研究,找準根源、找對方法,切實推動“兩金”有效壓降,從而做實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衡量維度。
見諸實踐,務求“深、實、細、準、效”。要讓調查研究落到實處,就一定要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在推動中核華泰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公司領導班子主動深入基層,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通過調查研究全面了解客觀情況、聚焦問題實質。每名班子成員認領一個調研主題、確立基層聯系點,完成一份調研報告、進行一次成果交流、推動一些問題解決。如圍繞人力資源建設問題,由黨委書記親自牽頭,明確調研思路、制定解決方案,以完善人才引進、培養、發展三條通道建設為切入,以強化管理干部、技術人才、產業工人三支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后繼有人”工程、“精兵強將”工程、“固本強基”工程、“星火相傳”工程為實施路徑,行成可落地、可考量的人才隊伍發展地圖,從而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優質人才保障機制。
閉環思維,構建調研成果轉化和評估機制。調查研究是一門見諸實踐的科學,調查研究的最終目的在于做出科學決策、有效解決問題。在推動中核華泰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堅持牢固樹立閉環工作思維,將調研中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具體要求轉化為公司上下一致行動的思想共識,轉化成各部門、各單位、各項目的中長期工作重點。如推動公司市場區域化、專業化、平臺化布局,推動“法人管項目”“核民融合”“質安融合”等,都是在調查研究中不斷總結評估、豐富完善形成,從而充實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成效評價維度。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面對新的使命任務和發展機遇,中核華泰將調查研究作為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履職本領、強化責任擔當的重要途徑,不斷增強班子政治能力、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不斷探索解決高質量發展實際問題的創新方案,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全面建設核工業強國貢獻華泰力量。
(作者系中核華泰建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