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今年我國第1000億件快件從京東亞洲一號青島物流園發出,僅6個小時就送達用戶劉女士手中。“上班前下單,中午就到了,一如既往地快。”她告訴記者。
不久前才學會網購的用戶王奶奶,因腿腳不方便在京東選購輪椅。經過一個多小時電話溝通,京東客服高賽詳細了解王奶奶的身高體重、日常使用習慣等信息,之后又經過多番對比,終于找到一款各方面都能滿足需求的輪椅。王奶奶滿意地下單購買后,高賽還進一步電話回訪,指導對方調節和具體使用輪椅。
據介紹,經過多年沉淀,如今的京東擁有超200項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基礎服務。今年京東“11.11”期間,企業積極提升服務項目所覆蓋的品類、時長、力度,響應消費者的美好生活需求。
今年京東“11.11”期間,經過升級后的價保服務覆蓋了超8億商品,價保期長達30天及以上。自10月23日開啟后的首周,價保服務已累計為消費者省下1.83億元。隨著企業即時零售服務逐步優化完善,冰箱、空調、洗衣機、自行車等品類都可以實現送裝一體。消費者在京東到家下單,可以享受本地門店直送,送貨安裝一步到位。
北京時間10月23日晚8點剛過,一位英國用戶便收到了快遞員送來的包裹。這單包裹來自京東物流英國拉特沃思自營海外倉——它位于英國物流園區聚集地,臨近全球主流快遞公司分揀中心,4.5小時內便可將貨物送達英國85%的城市、鄉鎮。目前,京東物流已擁有近90個海外倉、保稅倉、直郵倉,持續布局全球物流供應鏈網絡。
統計顯示,自京東“11.11”開啟后的首周,大件單量單日同比增長近700%。憑借供應鏈物流網絡優勢,京東物流保稅單量同比增長約60%,跨境單量同比增長約40%。京東物流最新投用的亞洲一號蘭州智能產業園實現全環節自動分揀,園區自動化率提升至95%。通過搭載著數智化科技的供應鏈基礎設施,京東助力更多合作伙伴提升了生產和運營效率。
作為一家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京東始終堅持深耕供應鏈領域,截至今年上半年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已達1408億元,初步打造了具有特色的數智化社會供應鏈。今年京東“11.11”期間,智能供應鏈每天可提供超過62萬條供應鏈決策建議。與此同時,京東C2M(用戶直連制造)平臺通過洞察消費者需求,幫上游伙伴設計更適合消費者的商品,目前已經和4000余個品牌達成合作,將工廠的產品需求調研時間減少了80%,新品上市周期縮短了70%。
作為數實融合的新型實體企業,京東將持續聚焦擴內需、助實體,依托自身的供應鏈基礎設施,連接和優化社會生產、流通、服務等環節,并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切實推動實體企業降本增效提質,不斷釋放增長效能,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