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海歸中國夢 > 正文

讓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高校能做什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是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重要任務。對于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創新對外話語表達方式,研究國外不同受眾的習慣和特點,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疇、表述,把我們想講的和國外受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把“陳情”和“說理”結合起來,把“自己講”和“別人講”結合起來,使故事更多為國際社會和海外受眾所認同。來華留學生是融通中外的重要橋梁紐帶,讓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能夠充分發揮“別人講”的優勢,起到借筒傳聲、借臺唱戲的作用。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致信來華留學生,希望其多了解中國、多向世界講述看到的中國,為促進各國人民民心相通發揮積極作用。立足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加強引導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實踐與研究,把留學生培養為中國故事的講述者意義重大。

留學生群體可以發揮“他說”的優勢

伴隨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一帶一路”理念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在中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接受更為長期、穩定和高水平的教育,他們中的很多人將成為未來的漢學家和本土教師,抑或成為各領域的卓越人才,其重要性和影響力不容小覷。相對于社交媒體信息的碎片化傳播與接收,留學生特別是學歷生群體能夠在校園中更系統、完整地接受教育,這有助于其更全面、客觀地了解中國的歷史、社會制度和文化價值觀。相對于“自己講”的直接傳播,來自留學生群體的“他說”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方面,越來越多的留學生成為本國的高層次人才和社會精英,他們掌握更大的話語權,其意見看法將具有更大的輻射效果,在國際交往和國際輿論中發揮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留學生以所在國普通民眾的身份,通過海外受眾樂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語言講述與傳播中國故事,在某種程度上更具可信度和說服力,易于滿足分眾化傳播的需求,實現精準化和本土化傳播。

全面提高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

提高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語言能力。語言是文化交流的載體,學好語言,提升對中文的理解力和感悟力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基礎。提高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能力,首先要夯實語言教學的根基,提高其語言學習和語言運用的能力。與此同時,國際中文教育教師應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優勢,在傳統的語言教學基礎上,通過組建跨學科教學團隊等方式,提升語言教學與文化、思想的融合度,讓留學生在思想上認同中國,情感上愿意向世界宣傳中國的正面形象,提高留學生的跨文化理解與表達能力。

精準把握認知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把留學生培養為中國故事的講述者,先要向他們講好中國故事。從傳播學上講,受眾并不是信息單純、被動的接受者,不同的留學生對于同一學習內容也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會進行有選擇的理解和記憶。要加強對留學生認知需求的調研,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和教育,才能以更加貼合需求的方式提升傳播效果。針對不同層次的留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引導方式,為漢語程度不同的國際學生定制不同的教育方案,比如面向高層次國際學生開設相關專業必修課、提供高水準的學術講座,為初學者設置中國傳統文化體驗課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課程,讓留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熟悉中國國情。

優化教學內容更好展現當代中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的發展成就已經為講好中國故事提供了豐富的寶藏,我們應有高度的自信和自覺,不僅向留學生講好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也向其努力展現好真、實、新、近的中國故事,引領留學生在了解中國的基礎上認可、認同中國。針對留學生的教育教學中要融入更多當代中國元素,可以集中力量組織編寫“理解當代中國”系列教材,建設“當代中國”課程模塊和“人類文明與當代中國”通識課課程群、編寫中外人文讀本,為留學生了解當代中國提供教材支撐。授課方式方法上要注意潤物無聲,努力尋找價值觀念、思維方式上的最大公約數,促進其對中國形成積極的認知。

加強實踐教學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百聞不如一見”,留學生要講述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首先要讓其看到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有調研顯示,留學生普遍認為在自己的國家也可以學習中文,來到中國學習語言最寶貴的是能夠實地感知中國的文化和發展。高校應對實踐教學給予充分的重視,加強組織、策劃,積極帶領留學生走出校園,走訪中國企業、城市、鄉村等,建設一批留學生研學實踐基地。引導留學生在實踐中深化認識,打造“行識中國”“行讀中國”“行思中國”實踐育人品牌,組織開展中國社會考察系列活動,指導留學生產出高質量的調研報告,引導其通過真實情景的觀察,親歷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拓寬留學生講好中國故事的多元渠道。可以充分利用學術、文化、人才等各類資源,鼓勵留學生積極參與教育與文化實踐活動,組織在校留學生參加國際漢字大會、國際中文交流周、聯合國中文日等重要活動。充分發掘聯絡海外校友,比如開展留學生校友“重返中國”活動,組織海內外學生和校友開展活動,引導世界各地的校友由中文的學習者轉變為中國發展的見證者、中華文化傳播的參與者,為中外青年學生搭建友好交往的橋梁。此外,漢學與中國學是闡釋中國智慧、傳播中國知識、宣傳中國道路的智力引擎和精神高地,要加強漢學與中國學學科建設,著力培養知華友華的漢學家,建立漢學家和漢學機構常態化交流機制,讓漢學家和中華文化愛好者在講好中國故事中發揮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潘旺旺]
標簽: 留學生   講好中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