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領軍人物 > 正文

遲福林: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重大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強調,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要牢牢把握東北在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是中央對東北全面振興的戰略目標。從實際情況看,實現東北全面振興的戰略目標,要統籌東北地區安全與發展,在提升東北經濟一體化中尋求新動力、實現新突破,以產業一體化為基礎,以國有經濟布局一體化為重點,以基礎設施一體化為紐帶,以開放布局一體化為引領,爭取到2025年初步形成統籌安全與發展的產業布局、國有經濟布局和開放布局,在合力打造東北經濟增長極、形成區域改革發展新布局上取得實質性突破。

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的現實需求

從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現實看,一體化程度越高的地區,其增長動力越足、競爭力越強,比如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等。無論是從全國看,還是從東北發展的現狀看,東北經濟一體化的需求日益增強。要緊緊圍繞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戰略定位,加快形成東北產業一體化的行動方案,調整優化整合東北地區產業資源,爭取到2025年初步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

東北地區統籌產業布局的需求。從2022年東北三省主要制造業布局來看,遼寧部分主要產業有裝備制造、石化和精細化工、冶金新材料;吉林部分主要產業有裝備制造、石化和新材料、醫藥健康;黑龍江部分主要產業有裝備制造、石油化工和煤化工、能源工業、食品工業。以制造業為例,區域產業同構和同質競爭,是導致產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和企業成本高企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東北三省主導產業很多集中在鋼鐵、能源、化工、重型機械、汽車、造船、飛機、軍工等重工業;在黑色金屬、礦采選業、食品加工業等存在較為突出的競爭關系。例如,長春、沈陽、哈爾濱都建有汽車制造廠,長春與哈爾濱都曾提出要延伸汽車產業鏈條。2022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市場規模約為5.2萬億元,前十強汽車零部件企業,沒有一家在東北地區。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區域化、本土化的趨勢下,要統籌調整優化區域產業布局,提高產業區域集聚和全要素生產率。

東北地區統籌開放布局的需求。當前,東北地區面臨開放水平不高和開放布局亟待優化的挑戰。例如,開放度較低。1993年東北三省進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為7.3%,到2023年上半年僅為2.9%。再如,東北地區與東北亞發展的融合度低。2023年上半年,黑龍江對日本、韓國、俄羅斯的進出口貿易額,相當于全省進出口總額的70.9%,遼寧、吉林兩省這一數值為27.1%和24.9%,毗鄰東北亞的區位優勢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偟膩砜?,東北地區沿海城市港口資源豐富,但在面向東北亞的開放上仍缺乏資源整合。

東北地區構建統一大市場的需求。市場化改革滯后是東北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掣肘。中國市場化指數顯示,2019年遼寧、吉林、黑龍江市場化指數分別僅為廣東的82%、66%、63%。近幾年,這個差距并未有明顯改變。需要加大力度破除制約商品要素在東北三省自由流動配置的體制機制壁壘,在落實“市場決定”中加快建設東北統一大市場。此外,北京大學《中國省份營商環境研究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東北三省營商環境在全國的排名仍處于中后位。以經營主體需求為導向優化東北營商環境,重在以深化市場化改革形成平等準入、公正監管的規制;重在以深化政府改革建立政府、企業信用體系和規范的市場秩序;重在以高水平開放倒逼政府治理理念與方式的改革創新,大幅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

務實推進東北經濟一體化進程

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來自市場不斷擴大、分工不斷深化,并具體體現在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持續提升。討論新形勢下的東北全面振興,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要破題東北經濟一體化,關鍵在于形成安全穩定的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提升東北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推進空間布局統一。以規劃銜接為重點形成東北經濟一體化發展“大空間”。例如,制定東北地區協同發展規劃,根據東北地區各省區資源條件,合理分工、優化布局,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加強東北各省區之間區域政策協調性和統一性。今年是“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之年,建議對東北地區經濟發展進行整體評估,并以此為契機,強化各省區的空間布局與規劃銜接。

推進基礎設施統一。2021年,東北三省高速公路密度全國的排名在25位左右。打造東北“大基建”,除了港口外,在鐵路、航空、數字經濟等傳統和新基礎設施建設上,實現統一規劃、統一布局;以中心城市為重點,結合各自功能定位,打造交通運輸“大樞紐”;統籌推進東北區域基礎設施網絡提質升級,構建外聯內暢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體系。

推進產業發展統一。作為老工業基地,東北工業基礎雄厚,制造業種類齊全,技術水平先進,工業成熟度高,產業鏈條完整,產業工人訓練有素,同時科教基礎好,擁有一大批高等學校、科研院所。這幾年,東北地區產業結構有所優化,但產業同構、布局不優的矛盾仍比較突出。通過一體化發展形成東北“大產業”,圍繞東北全面振興的優勢產業,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對接協同,打造裝備制造等優勢產業集群。

推進區域市場統一。一方面,突出東北各省區比較優勢,形成合理分工、優勢互補的新格局。另一方面,加快打破市場分割,提升東北區域市場一體化水平。圍繞東北“大市場”,以經營主體需求導向,進一步優化東北營商環境,打破市場分割,建設東北統一大市場,使之成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有機組成部分。

推進生態環保統一。圍繞東北地區“大生態”,建立健全區域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治理和監管體系對接;促進綠色低碳示范區建設,推動東北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以高水平開放形成東北全面振興的重要突破

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強調,“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的重要門戶,在我國加強東北亞區域合作、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在內外環境復雜多變的特定背景下,主動務實的高水平開放成為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也成為東北全面振興的重大選擇。推動東北的高水平開放,就是要抓住未來3—5年的戰略窗口期,依托東北的區位優勢,充分發揮東北在東北亞區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加快探索出一條以高水平開放帶動深層次市場化改革、實現經濟較快增長的新路子;就是要加快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前沿意識、開放意識,以主動務實擴大開放的新突破形成東北全面振興的重要推動力。

強化面向東北亞的開放合作。緊緊圍繞“五大安全”戰略地位強化面向東北亞的開放合作。爭取到2025年,初步形成東北地區協同融入東北亞經濟圈的新格局;到2030年,基本建成我國面向東北亞開放的戰略門戶,“五大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度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為此,要以邊境口岸為重要平臺打造國內市場東北延伸帶。一是探索建設中俄東北—遠東合作示范區。抓住機遇,選擇邊境貿易量較大的口岸城市設立中俄邊境自由貿易區。二是打造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升級版。2022年,長吉圖地區的進出口總額占吉林省總量的93.4%,合作開發的空間與市場潛力很大;推進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升級水平。突出通道支撐,加快實施一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做好借港出海這篇大文章。

推動建設面向東北亞的交通網絡。一是推進中俄東北—遠東地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東北—遠東地區大通道建設,努力實現中國東北與俄遠東地區鐵路連接,推動東北亞區域鐵路聯運;主動參與北方航道相關的基礎設施現代化改造,加強東北地區港口與俄遠東地區港口的互聯互通,共同打造“冰上絲綢之路”;打造東北地區出海大通道,積極參與國際運輸走廊建設,降低本地區的物流成本;爭取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加大對本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二是加強中蒙朝鐵路、公路、航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實施《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綱要》,打通中蒙俄經濟走廊互聯互通,構建并完善以鐵路、公路和邊境口岸為主體的中蒙跨國基礎設施聯通網絡;加快開通中朝間陸路公路貨運,探索將朝鮮羅津港作為黑龍江、吉林內貿貨物中轉口岸。

深化東北亞重點產業合作。2022年,東北亞五國貿易占東北三省一區總進出口比重達到35.95%,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6%)。為此,要抓住未來幾年中日韓重啟自貿區談判的機遇,推動構建更緊密的中日韓產業鏈供應鏈。東北地區要加快研究并出臺與RCEP成員國的關稅減讓互換的統一指南;根據各自區位優勢,推進圖們等地區面向日韓的開放平臺布局。推動形成中日韓制造業分工合作新機制,以裝備制造、智能制造等為重點強化與日本和韓國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推動東北地區與中日韓在農產品、生產性服務業、數字經濟等領域建立共同市場;在東北布局RCEP地方合作示范區;支持東北地區探索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培育商品采購、產業技術、投資促進高端合作平臺。

〔作者系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