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領軍人物 > 正文

辛向陽: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黨的二十大報告非常系統地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即: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個本質要求告訴我們,中國式現代化要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能夠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第一,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是實現人的本質和全面發展的現代化,它從根本上擺脫了以資本為中心的邏輯和“單向度的人”的文明陷阱。中國式現代化本質要求中處處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從發展為了人民到最真實、最管用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從人民精神世界的豐富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再到人民的優美環境需要,每一個方面都離不開人民。中國式現代化鮮明特征中處處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從“14億人口一個也不能少”到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到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再到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每一個方面都是圍繞著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而描繪。中國式現代化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維護人民根本利益,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是能夠不斷創造新質生產力的現代化。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提出了“新質生產力”,強調“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具有這樣的特點: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主體,具有高質量性;以較小的經濟成本獲取較大的經濟收益,具有比較成本優勢;在較短時間內以量的積累不斷實現質的飛躍,具有質變性。這種生產力會為新型文明的產生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

中國式現代化如何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第一,在推進“兩個結合”中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進程中創造社會主義文明: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比如,我們創造了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全社會物質產品豐富多樣,人民物質消費多彩紛呈,國家基礎設施資產雄厚,物質生產的制度體系比較健全,物質產品的市場化程度日漸提高,物質財富的積累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這種物質文明不是為少數人的,而是真正絕大多數人的;不是僅僅為一代人或者兩代人的,是考慮了數代人的,因而,是代際傳承的文明;是以資源最小的消耗創造最大的社會財富。在把馬克思主義與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中使中華文明變成現代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把先進的思想理論帶到中國,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基因,引領中國走進現代世界,推動了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從民本到民主,從九州共貫到中華民族共同體,從萬物并育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富民厚生到共同富裕,中華文明別開生面,實現了從傳統到現代的跨越,發展出中華文明的現代形態。”

第二,在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中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這是一種真正的人民性文明,人民群眾的主體性創造使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活力性不斷奔涌。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深刻指出:改革開放的歷史偉劇是億萬人民群眾主演的。的確如此。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掌握著自己命運的中國人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展現出氣吞山河的強大力量。人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改造著經濟社會地貌,使板結的土壤變得肥沃,使處女地變成創新之地。在新時代,14億人追逐現代化的動能澎湃,14億人實現美好生活的愿望強烈,4億多工人在塑制著共和國強大的產業脊梁,2億多農業勞動者為14億人的中國糧食辛勤勞作,2億技能人才在書寫事業新篇章,1.6億市場主體的活力無限,1800萬快遞和外賣小哥使民眾生活充滿煙火氣,1700多萬卡車司機使中國大地滾滾流動。這一切讓中國社會每天都發生著各種神奇的故事,生動而又美妙。

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什么樣的人類新文明

第一,中國式現代化創造出和平型的文明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是以強大的現代化力量不斷制止戰爭的現代化。中國是世界和平最大的增長和維護力量,中國式現代化每前進一步,世界和平力量就會增加一份。從人類進入21世紀初以來,中國的綜合國力日漸提升,特別是新時代10多年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塑造力、引領力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對國際事務中的矛盾、糾紛的解決能力在增強。

第二,中國式現代化創造著真正的民主性文明。西方學者臆造了西方現代化的一個神話,這就是:西方國家是因為建立了民主政治,才實現了現代化。事實并非如此。我們遍覽西方國家的現代化進程,發現這是一個非民主化的過程,整個現代化的歷史充滿著對民眾的敵視,以及對廣大人民群眾的政治高壓與權利剝奪。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布羅代爾在1979年出版的《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一書中就談到了17世紀荷蘭最重要的紡織工業的工人被政治強制的情形。他說:“萊頓紡織工業的一大特點,無疑是設置了有力的強制手段:監視、鎮壓、監禁和處決始終威脅著工人。市政當局拼命保護特權者的利益。尤其。手工工廠主結成一個勢力遍布荷蘭和整個聯合省的卡特爾。他們每隔兩年舉行一次‘全會’(syn ode),以消除有害的競爭,確定價格和工資,必要時決定采取措施,對付可能或確實發生的工人騷動。”

與西方早期現代化的非民主性相反,我們建設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民主性的,是真正實現最廣大人民民主的文明,特別是我們建設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就是要實現人民的政治權利。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民主性特質一個重要來源就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特別是民惟邦本、眾人拾柴火焰高等政治智慧都已經內化為中華民族現代政治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實現了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是全鏈條、全方位、全覆蓋的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社會主義民主。”這一民主是生活化的民主,它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區生活中有民主,學術生活中有民主,決策過程有民主:任何重大決策都要有民主化的程序和規范。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責任編輯: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