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國資央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部署,聚焦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以高質量發展的濃墨重彩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國企華章。
一、新時代新征程新篇章,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呼喚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
國資央企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肩負重大戰略使命。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國資央企做好明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對2024年國資央企工作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堅持和加強黨對國資央企的全面領導,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深入實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著力提高中央企業創新能力和價值創造能力,更好發揮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為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貢獻。
國資央企進入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的歷史新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發展成效顯著,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黨中央圍繞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對進一步全面深化國企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國有企業以實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牽引,進入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的歷史新階段。現代新國企是新國企發展到新時代的新的歷史形態,是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能夠更好適應新的生產力發展和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具有鮮明“時代感”“現代感”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在國有企業整體布局、個體發展和企業家精神方面呈現出一系列新特征。
一是國資央企整體布局呈現“功能新、布局新、監管新”。一是功能定位新。堅決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堅決成為強國建設的戰略性力量、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引領性力量、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性力量、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創新性力量,堅決成為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布局結構新。切實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系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加強傳統產業強基轉型,強化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帶動引領,不斷提升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能力,創新發揮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的戰略服務功能。三是監管模式新。健全完善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體制,授權與監管相結合、放活與管好相統一,深化分類考核、分類核算,協同國資監管和公司治理,大力推進國資監管數字化、智能化,積極創新包容性監管,切實鼓勵創新創造。
二是國資央企個體發展呈現“五新”。一是歷史使命新。更好實現經濟屬性、政治屬性、社會屬性的有機統一,切實增強中央企業服務國家戰略的功能作用,切實推動中央企業真正按照市場化機制運營,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和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二是發展方式新。切實改變發展方式,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實現集約化發展、生態化發展、國際化發展,依靠科技創新等高級要素占領產業鏈的高價值環節,全面增強市場創新力和全球競爭力。三是公司治理新。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深化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四是經營機制新。全面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開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管理提升行動,切實將企業價值創造能力提升至世界一流水平。五是全球發展新。全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高水平參與國際競爭,創新國際競爭模式,從產品競爭、企業競爭升級為產業競爭、生態競爭,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
三是以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堅持“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20字方針,強化使命擔當,提升現代管理,拓展國際視野,建設具有鮮明時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準的企業家隊伍,成為新時代推進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國際化發展,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的探索者、組織者、引領者。
二、聚焦核心功能核心競爭力,以加快建設現代新國企書寫好中國式現代化的國企篇章
聚焦發揮好三個作用,全面增強現代新國企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功能。堅持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鍛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強化對產業鏈關鍵環節的控制引領,加快推進國有資本優化布局、合理配置,大力培育新產業新賽道,持續推動傳統產業強基轉型。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增強戰略支撐托底能力,堅決落實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全力維護國家安全,扎實做好民生服務和基礎保障,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牢牢守住安全發展底線。堅決扛起黨中央賦予的使命責任,以三個作用的充分發揮,以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等戰略功能的積極擔當,彰顯國有經濟主導作用與國資央企核心功能,提升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度,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進程。
錨定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目標,全面提升現代新國企的核心競爭力。世界一流企業是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是引領全球產業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關鍵力量。國資央企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創新能力、價值創造能力、公司治理能力、資源整合能力、品牌引領能力的不斷提升,持續提高核心競爭力,加速建設“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以現代新國企建設的卓著成效夯實中國式現代化的微觀基礎。
一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對相關領域超前布局,重點聚焦基礎性、前沿性、顛覆性重大技術持續攻關,適應行業產業發展新趨勢要求,加快轉向創新驅動的內涵式增長,引領未來科技變革方向,真正成為重大技術的開創者和領跑者。二是提升價值創造能力,推動實現高質量的穩增長。將提升質量效益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立足點,注重提升經濟增加值,將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作為關鍵舉措,加快推進新一代數字技術和企業發展的深度融合,塑造新的發展動能和競爭優勢。三是提升公司治理能力,推進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制度化長效化。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持續深化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在國際通行的公司治理基本規則基礎上,推動黨領導國有企業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四是提升資源整合能力,加強對產業鏈的控制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做強做優主業,聚焦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重要領域,聚焦專精特新、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細分領域,合理優化資源、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配置,引領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五是提升品牌引領能力,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堅持把品牌建設擺在企業戰略發展的突出位置,高度重視企業硬實力與軟實力的協同推進、相互促進,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感召力、美譽度,持續提高企業品牌附加值和品牌競爭力。
(作者為國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黨委委員 李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