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既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石。近年來,山西省長治市黎城縣洪井鎮堅持把抓鄉村治理作為鄉村振興的固本之策,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促進黨建工作與鄉村治理工作攻堅互融、協同推進,不斷提升村級檔案工作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充分依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夯實筑牢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
強化黨建引領 夯實發展基礎
洪井鎮堅持促進黨建工作與鄉村治理工作攻堅互融、協同推進,用黨建引領破解鄉村善治“密碼”。
全方位培養,夯實人才“硬支撐”。持續強化“領頭雁”工程建設,將“素質好、作風硬、能帶富、善治理”的優秀人員選為村黨組織帶頭人,選派26名到村工作大學生到村擔任報賬員、網格員、信息員等實質性崗位培養鍛煉,大學生村干部配備村占比達100%。按照每村動態儲備2-3名后備干部的標準,組建村級后備干部人才庫,從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致富能手等各類優秀人才中儲備村級后備干部,鄉村治理“頭雁”隊伍不斷壯大。
制度化推進,聚力基層“大治理”。在全鎮26個村完善“一約兩會三團”制度和道德墻、紅黑榜等宣傳陣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和誠信建設等作為重要內容納入村(居)規民約,使破除陳規陋習的理念深入人心,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親敬老的社會風尚愈漸濃厚。實行黨員量化積分管理,大力推行“積分”管理機制,依托“黨群積分超市”等平臺,以“積分制”管理為紐帶,引導黨員群眾以志愿服務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有效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識,用“小積分”換來“大治理”。
網格化管理,架起黨群“連心橋”。探索推行“一網三聯五事”工作機制,堅持把群眾需求作為網格化管理的著力點和出發點,按照“一員多能、一崗多職、一網領辦”要求,組織網格力量全面履行基礎信息收集、政策法規宣傳、矛盾糾紛調處等職責。建立鄉村組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工作制度,全面落實村干部坐班值班、集中辦公和承諾踐諾等制度,結合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行“接訴即辦”、為民幫辦代辦等服務,在優化服務中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大力開展黨員“三學三亮三比”爭當先鋒行動,引導農村黨員認領政策宣傳、民主監督、致富帶富、糾紛調處等崗位,主動參與鄉村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等各項任務中,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讓各類基層治理難題在“網格”內就地化解,切實增強了基層治理效能。
抓好村級建檔 煥發振興活力
近年來,洪井鎮開展了轄區26個村的檔案標準化建設,確保檔案存得下來、管得安全、用得方便,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供有效檔案服務,助力鄉村振興。
抓上下聯動,強化組織領導。洪井鎮成立了由黨委書記、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村支部書記為成員的檔案管理領導小組,為檔案管理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將檔案工作納入年度目標任務,同其他工作一同部署、一起落實、一并考核,實現了檔案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根據以點帶面、分階段推進的原則,洪井鎮在2022年先完成一批15個村檔案標準化建設,后期逐步推進,在2023年實現了26個村檔案標準化建設全覆蓋。
抓建章立制,規范檔案管理。結合鎮情村情,制定檔案安全保密制度、文件歸檔制度、檔案數據移交管理制度等,并確保制度落實執行,使各村實現各種門類、載體檔案集中統一管理。統一標準。鎮政府定期組織業務培訓、交流會,就當前檔案工作現狀、檔案室基本設置、檔案質量以及分類進行部署,統一村級檔案室建設的標準。統一進度。倒排工期,責任到人,明確標準化建設的時間節點和工作任務,下發任務清單。統一管理。將原先個人保管、村檔鎮管等多種管理方式變為村級集中統一管理,并將管理規章、制度等統一。
抓監督管理,建強專業陣地。配強管理人員,各村支部書記及1名“兩委”干部兼任檔案管理員,定期組織人員參與相關培訓,進一步提升人員專業能力。同時加大經費投入,進一步完善村級檔案基礎建設。各村設置專門的檔案室,配備檔案柜、滅火器具等必要的設備,為安全存放檔案提供物質保障。
抓統籌兼顧,創新工作方式。創新運用“借、搭、捆”的工作方式,不斷提高村級檔案標準化建設水平。“借”就是借力,借助相關領域工作開展檔案整理;“搭”就是搭車,使檔案工作同鄉村振興、基層黨建等其他各項工作協調進行;“捆”就是將檔案工作融入到各項工作之中整體發展。
守好紅色血脈 筑牢思想之魂
洪井鎮北社村充分依托紅色資源,不斷激發廣大群眾創造美好幸福生活的磅礴力量,夯實筑牢黨在農村的執政根基。
抓好思想教育,夯實黨建基礎。北社村黨支部持續開展理論學習,科學制定學習計劃,健全學習機制,支部書記帶頭學,引領黨員干部系統學,自覺把“兩個維護”體現到堅決貫徹黨中央、省委、市委、縣委和鎮黨委各項決策部署上來,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守正創新、勇毅前行。
用好紅色資源,黨員帶頭辦好事。黨支部圍繞紅色美麗村莊建設工作,引導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特別是針對長期以來村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黨支部一線調度、現場辦公、公開承諾,設立了黨員示范崗,劃分了黨員責任區,采取“支部推動、黨員促動、黨群互動”的工作方法,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志愿服務活動,定職責、定任務、定標準、定時限,責任到人、責任到崗、責任到底。組建村環境衛生整治突擊隊,組織黨員、保潔公益崗廣泛參與村內環境衛生大整治,以村莊干凈、整潔、有序為目標,深入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對民房宅前屋后、道路兩側、綠化帶等公共區域開展集中整治,共清除柴堆、土堆等“六堆”32處,清理積存垃圾40余車,修補破損墻面200平方米,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全面提升。
守好紅色血脈,促進鄉村振興。充分利用好紅色資源,科學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統籌考慮紅色教育、紅色研學、大眾旅游等豐富業態,利用紅色資源增強村集體經濟。2023年以來,北社村堅持“文化立村、文化興村、文化強村”發展理念,對北方局高干會議舊址展館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充分融入聲光電塑等科技因素,生動再現抗戰時期前輩的光榮事跡。各級各地黨員干部來北社村接受黨性教育共計5000余人次。
加強鄉村治理是滿足農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洪井鎮將不斷提升鄉村治理水平,緊緊圍繞服務貼心、治理有效、村莊靚美目標,有效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助力鄉村振興。(黎城縣洪井鎮人民政府 李嘉怡 焦一耀 朱鑫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