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則鄉村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也是農民增收的關鍵。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鄉村產業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支撐作用更加凸顯。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要把促進產業興旺、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幫助農民持續增收,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上。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精準務實培育鄉村產業,完善聯農帶農機制,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近年來,我國鄉村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新產業新業態大量涌現,鄉村產業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有了根基,農民就業持續增收有了依托,一方產業富裕一方群眾,鄉村振興也因此邁上新臺階。但也應看到,當前鄉村產業發展還存在產業鏈條較短、融合層次較淺、要素活力不足、產品較為單一、特色不明顯、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唯有不斷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發展的長效機制和內生動力問題,才能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精準務實培育鄉村產業,實施農民增收促進行動,要做好四篇文章。
一是推動鄉村產業“優質化”。提高鄉村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利于促進產業全面轉型升級,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可持續性。隨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提質增效越來越成為支撐廣大農民收入增長的關鍵。一方面,要著力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構建完備的現代鄉村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促進農業全產業鏈融合,深入推進產加銷一體化,強化產地市場體系建設,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另一方面,要著力構建優勢區域布局和專業化生產格局。依托區域內農業資源、生態資源、文化資源,開發區域內的名優特產品,把產品發展成產業,把小品種做成大產業,形成全產業鏈,增強市場競爭力,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
二是推動鄉村產業“綠色化”。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鄉村產業綠色化不是簡單的生態層面的“綠色”發展,是在資源保育、產地環境、生態修復等維度上,借助科技手段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優化空間布局,節約利用資源,保護產地環境,推進農業綠色科技創新,提升生態服務功能,以綠色發展帶動產業提質增效,助力農民增收致富。一方面,大力推進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加快推廣節水節肥節藥綠色技術,積極推動水土資源節約和化肥、農藥高效利用,全面開展農業環境污染防控,提高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廢舊農膜、農藥包裝廢棄物、農林產品加工剩余物的資源化利用的水平。另一方面,積極打造綠色產業,暢通生產、加工、消費鏈條各環節,以綠色產業和特色產品,推進傳統農業與精深加工、文旅、康養等產業結合,形成“農業+”多業態發展態勢。
三是推動鄉村產業“特色化”。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做強做大富民特色產業。當前,農業產業結構正從單一的糧食生產向多元化的農產品生產轉變。農產品既包括食用農產品,又包括文化產品、生態產品;鄉村產業,既包括食用農業產業,又包括農村的文旅產業、生態產業和康養產業等。一方面,要深入開展特色農林產品種質資源保護,挖掘特色農業文化價值,打造一批彰顯地域特色、體現鄉村氣息、承載鄉村價值、適應現代需要的特色產業,形成一批具有鮮明地域特征、深厚歷史底蘊的農耕文化名片;另一方面,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農林牧漁并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打造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穩定發展優質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積極發展優質高效“菜籃子”產品。從生產端拓寬食物供給種類,持續推動畜禽產品、蔬菜水果、奶制品等穩產保供,擴大優質肉牛肉羊生產,大力促進奶業振興,發展名優水產品,加快發展現代高效林草業。
四是推動鄉村產業“品牌化”。品牌是無形資產,打造農產品品牌的過程就是實現農產品增值的過程。大力發展名牌農產品,有利于拓展農產品市場,促進農產品消費,促進優質優價機制的形成,從而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品牌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鄉村產業品牌化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產品市場化和服務社會化,能夠有力有效引導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向品牌產品優化配置,有利于推進資源優勢向質量優勢和效益優勢轉變。推動鄉村產業品牌化,要突出抓好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和農業標準推廣體系建設。要大力推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企業品牌、農產品品牌建設,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金字招牌”。
(作者:曹立,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學部副主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