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鄉間,一杯熱騰騰的咖啡,濃郁的香氣撲鼻而來,入目是美好的自然風光,讓人不禁沉醉其中……這便是浙江嘉興遠近聞名的“網紅村”——南湖區鳳橋鎮聯豐村。
近年來,聯豐村持之以恒踐行“千萬工程”,堅持黨建引領,全力以赴建幸福家園、助安居富民、促鄉村振興,切實提升農村網格治理效能和群眾幸福感,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干群一體、共治共享”的新路子。
強化黨群連心,筑牢鄉村振興壓艙石
牢牢抓住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 和組織功能這一關鍵,最大限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精細網格架構,確保治理觸角到邊到底。綜合考慮管理寬度、復雜程度、居住形態等因素,按照自然村落、新農村集聚點、商品房小區分類劃設50個網格,明確“六員”職責。積極探索“三聯三提三評”工作法,按照中組部調研組“一格一長、十戶一員”的試點建議,凝聚起了一支由320人組成的有情懷、有精力、有能力的網格員隊伍,牽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創新運行機制,推動治理質效提檔升級。創設“周一夜訪”“網格議事會”等機制,打造“我為網格治理獻一計”等項目,在村口咖啡、民宿小院建立58個“民情茶室”,截至2023年12月,集中解決了“智能公廁數量不足”“文化團隊建設滯后”等41個村民反映的共性問題,化解矛盾糾紛27起,矛盾糾紛案件同比下降28.95%,電信詐騙案發同比下降29.41%,傷害類警情同比下降21.43%。每月編發《村情簡報》,通報村民普遍關心問題事項,讓廣大村民真正感受到村黨委“讓老百姓說話,把老百姓的話當話;為老百姓辦事,辦老百姓想辦的事”。強化激勵保障,激發村民自治內生動力。創新推出獎懲明晰的《村規民約新十五條》、可量化的網格員星級考評制度、有吸引力的“和美之約”黨群積分卡。每季度網格員可憑積分領取相應面值的王祥里景區代金券,對于積分前10名的村民通過報道宣傳、頒發村級“治理之星”榮譽等方式給予物質、精神雙重激勵。建立優秀網格員、村干部后備力量雙向培養長效機制,目前已從優秀網格員中選拔后備干部2名,發展黨員1名。
深挖資源稟賦,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注重以黨建為抓手聚合資源要素,帶動村域產業發展、村民共同富裕。深化黨建聯建,活化紅色資源。與機關、兩新等15個黨組織開展黨建聯建,激活鄉村熱土。在共建單位支持下,將101路紅色巴士行駛線路延伸至王祥里景區,讓統籌城鄉的故事廣泛傳播。依托三治會堂、鄉培中心等陣地資源,以“共富”“治理”為關鍵詞,打造黨員教育現場教學點,累計接待考察、研學、團建等團隊2700多個,承接各項會議培訓超30萬人次。打造“共富工坊”,鏈接共富資源。聚焦葫蘆烙畫非遺文化產業和“王祥里”鄉村旅游品牌,探索“村集體+企業+農戶”工坊運營機制,吸引社會資本、農戶積極參與業態經營,延伸產業鏈條,形成紅色研學、精品民宿、創意農業、露營于一體的產業集群,實現了從“半日游”到“過夜游”的轉變,32家多元經營主體在此“扎根”,200多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月增收3160元。緊扣特色產業,深掘品牌資源。聚焦鳳橋水蜜桃等特色產業,以“節”為媒吸引游客促消費,桃花節當日吸引游客近萬人次,帶動各類消費超20萬元。打造“共富講堂”,推出電商直播、種植技術、品牌打造等多樣化課程,2023年開展各類培訓62場次,不斷豐富村民致富技能。創設“鄉村振興·共同富裕”主題電商直播聯盟,在王祥里選址建設“共富直播間”,通過“直播帶貨+冷鏈配送”將特色農產品帶出嘉興、走向全國,進一步拓寬增收路徑,2023年線上銷售近2000萬元。
突出引育結合,鍛造鄉村振興排頭兵
下活鄉村振興這盤棋,離不開組織保障,關鍵靠人才支撐。想方設法育好村里人。選樹百名網格能人,在全村進行紅榜公示,并以網格能人為主要班底,在全村建立起10支志愿服務團隊、12支文體團隊。如2023年1月,在多名網格員的建議推動下,10名樂器愛好者成立了聯豐村“家有喜事”鑼鼓隊,已累計為辦喜事的村民義務演出25場。第44網格的網格員、定居在聯豐村的“上海阿姨”秦梅芳牽頭組建了聯豐村太極拳團隊,堅持每周兩次為居民義務授課。真心誠意喚回返鄉人。實施“鳳還巢”行動,吸引40多名成功鄉賢、返鄉大學生銜枝而歸。如退役軍人黃步春創辦嘉興市宏豐機械有限公司,帶著年產值4億元的智能裝備制造項目為家鄉“智造創新”賦能,通過村企黨建聯建機制,優先向我村提供100多個優質崗位。再如去年村書記“三顧茅廬”誠邀青年黨員返鄉創業,開設網紅村口咖啡店,讓百萬游客在村口遇見咖啡。筑巢引鳳集聚新農人。依托3A級景區村莊,招募3名鄉村運營師,引入非洲鼓音樂工作室、小米葫蘆工作室等新業態,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青睞鄉村、回流田園。如省人大代表、桃花源農場黨支部書記陳慧春在聯豐村經營300多畝的果園,從簡單地將地里的水果賣出去到如今帶領村民一同打開珠三角水果市場,售賣價格提高30%。
(浙江省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 陸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