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激情在线-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地址-茄子视频破解永久ios-噜噜色图|www.bjxyzx.com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中國品牌 > 領軍人物 > 正文

潘建偉:完善創新鏈條 構建自主科技創新體系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先決條件是構建自主科技創新體系,形成從基礎研究到應用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業化全鏈條布局。而創新鏈條涉及整個學術和工業體系,無法由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完成,并且依賴于長期的積累。基礎研究作為創新的源頭和底層,尤其需要在暫時還看不到實用價值的階段就進行前瞻性布局。在科學研究范式發生深刻變革的當前,我很振奮地了解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正在強化基礎研究的前瞻性、戰略性、系統性布局。建議自然科學基金加強與關鍵領域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協同,通過設立聯合基金的方式,以重大科技任務牽引基礎研究面向長遠戰略目標發展,打通“從0到1”和“從1到100”之間的連接。

自主化攻關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建立高效的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可以牽頭組織相關優勢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用戶等形成協同創新共同體,充分融合科研機構的研究優勢、企業的產品優勢、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的資金優勢,通過分工協同開展關鍵材料器件設備的自主研發。我認為黨的二十大報告的其中一個重點就是通過科教融合推進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建議支持國家實驗室、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合作,充分利用各方面的優勢和特色聯合培養人才,形成體量充足、學科齊全、素質綜合的復合型人才儲備,加快培養造就一批科技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青年才俊。

科學上很多重大的發現發明,尤其是在基礎研究領域,正是在一流科學家面對面交流、思維碰撞的一瞬間產生的。考慮到目前的國際形勢,越是面臨打壓和封堵,越要加強開放合作,營造有利于我國科技發展的“朋友圈”。事實上,絕大多數國際學者愿意保持與我國的交流合作。在此背景下,更加需要發揮我國領軍科學家的國際影響力,鼓勵他們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出境開展學術交流,強化友好國際學者與我國合作的意愿。

(作者:潘建偉,系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

(本報記者崔興毅采訪整理)

[責任編輯:潘旺旺]